任时光匆匆,我只在乎你

    认识《德州日报》,我在部队。
    熟悉《德州日报》,我在地方。
    1988年11月5日,身为济南军区某部政治处上士报道员的我,回故乡禹城探亲,在村党支部书记那里见到了同年11月1日创刊的《德州日报》。当时如同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般,爱不释手,百看不厌。虽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却散发着浓浓墨香,传递着家乡的信息。我拿出仅有的几十元津贴,自费订阅了一份《德州日报》,就想着远在他乡异地,能够及时看到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诸多变化,同时,也想用自己生涩的笔,写一下身在军旅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时光匆匆,10年之后,已是三级专业军士的我,面临着两难选择。服役年限已到,必须脱掉心爱的军装,离开朝夕相处的战友。是留在部队驻地,还是回到故乡,我犹豫再三。从军13载,自己凭借人脉,在部队驻地可以找个安逸舒适的机关工作,但也正因为离家这样久,回来后两眼茫茫,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就是我当时真实的写照。“还是回禹城吧,家乡需要用你的笔来宣传!”禹城市委宣传部一位老部长看到我的《见报剪贴本》高兴地说,尤其是看到我在《德州日报》发表的文章更是喜上加喜,并诙谐地说:“有《德州日报》这个老朋友的支持,你还担心啥呀!”
    我清楚地记得,1998年4月6日,我成了禹城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的一员。从此,与《德州日报》更是解下了不解之缘。4月13日,自己采写的现场新闻《抢专家》传给编辑老师后,莫说催稿,连个电话也不敢打,如同小学生期待老师批改作业时的心情一样。正在我忐忑不安时,却接到了编辑老师打来的电话,问及了个别数字后,便热情地勉励我以后好好写。到了第二天,稿子便在一版显要位置发表。无声的鼓励,给了我无穷的力量,让性格内向的我,能够走出自我,主动给编辑老师汇报线索,沟通写稿心得。记忆犹新的是,自己给编辑汇报线索时说,高玉宝写《半夜鸡叫》,我高汝宝也写《半夜“机”叫》,虽然都是一字之差,但却折射了时代的变化。对此,编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稿子传过去后,便在一版发表了。此后,我新闻写作的兴趣大增,接连发了不少稿件,有的还获了国家级的奖项。“作为一名优秀的通讯员,不仅要会写,还要会拍,要学会两条腿走路!”编辑老师对我的叮嘱,让我自己有勇气拿起相机。当时,没有数码,就自己掏钱买相机、买胶卷,有时为了一个镜头,自己得照10多张。“你看见我时,我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见我时,我和新闻在路上。”自己拍摄的新闻照片,多次在《德州日报》举办的摄影比赛中获奖。也正因为在《德州日报》刊发照片的数量增多,才使自己有了勇气向上级报刊投稿。当看到自己厚厚的剪报本里面,有《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大众日报》等多家报刊发的稿件、照片时,内心深处,我更要感谢您呀——《德州日报》!是您鼓励了我,锻炼了我、培养了我,同时,也让我成长进步。在单位领导的培养下,让我借此良好平台,从一位专业军士转到地方成为负责网络宣传的科级干部。眼下,虽然自己不主要从事新闻写作,但对此还是念念不忘、深深眷恋,要么给年轻的同志点题目,要么,指导着年轻的同志去拍摄新闻照片,将新闻的接力棒传到年轻同志手上。其根本就是,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您——《德州日报》,让我们大家一起成长着您的成长,幸福着您的幸福!
□高汝宝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