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师恩 感悟收获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原本我也对自己的未来有若干“规划”,可是最终结局都应了“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结局。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结识了《德州日报》。
    2007年,大学毕业后,被分到宣传部新闻科从事宣传报道。对于这份工作,我的内心是十分忐忑的,总怕自己难以胜任。我一直觉得从事新闻工作,应该是“外向型”的工作,最起码要见人自来熟,才能获取更多的线索、信息,而性格内向的我似乎天生就不是干新闻工作的材料。但是,我却又是个从来就“自不量力”的人,被安置在工作岗位上,哪怕是挑不动的的担子,我也会用尽力气去挑。因此,对这份“被”安排的工作,我干起来也没有含糊。
    饭店招聘厨师,他们不会聘“我什么也不会,我边学边干”的厨师。而我的这份工作,就是从“零”开始的,也是在“边干边学”中成长的。我的第一篇稿子就是在《德州日报》上刊登的小图片,看到自己的作品和名字一起被印在报纸上,那份激动的心情多年后仍难以忘怀,如昨日一般。更让我从“忐忑”转向“信心”的是,《德州日报》的编辑、记者老师们都对我厚爱一层,他们“手把手”的对我教授。怎么找新闻点、怎样拍照片、怎样起题目、怎样写导语、怎样完善例子……一丝不苟、毫无保留地指点,使我从一个原本不知道消息、通讯为何物的“门外汉”走上了新闻工作道路,稿子也从开始的豆腐块变成了大篇幅。算下来,5年来,我已经在《德州日报》刊登各类新闻稿件近400篇,随便拿出一篇稿子来,我都能说出这个稿子是哪个编辑、记者老师指点过,哪里改进的,我学到了什么。
    工作后,很多熟人也不明白我的身份,常常问“你不是在机关单位上班吗?怎么老是采访,和记者一样呢?”而这些年来,我知道,与其他机关单位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相比,《德从州日报》,我得到的东西更多。
    为了采到一线的好稿子,我曾经骑自行车20里地去后赵庄村采访地瓜种植;坐公交车去苏留庄镇采访许文娟;搭乘拉菜的车去白马湖镇梅庄村采访反季节大葱种植……全县机关单位、重点企业,100多个村庄,都留下了我的足迹。目前,全国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从心底里自豪:新闻工作者始终没有脱离开群众!同时,我自己也收获了一份采写新闻稿本领。常常向同在机关单位的妻子炫耀,“退后,我足可以凭此本领再发余热。”
    通过《德州日报》,我也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乘着心灵的翅膀飞翔》报道了残疾人漫画家田文国后,县里为他举办了画展,并募捐了部分资金;《爱心天使牵手折翼女孩》报道过苏留庄镇脑瘫女孩的三个生日愿望,感动了许多人,有许多热心读者通过报社找到我的电话,要救助女孩;《再难也要让孩子读书》报道了北城街道王化明家庭困难不放弃让孩子读书的机会,看到报道后,团县委“圆梦大学”资助了其5000元学费……更重要的是,这些年通过《德州日报》,夏津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得到了及时地宣传,为全县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去年,我荣幸地成为《德州日报》特约记者。感念师恩,在《德州日报》创刊25周年之际,感谢报社各位老师对我的培养、爱护。
□董玉龙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