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

    我是不爱回忆的,除非必要。年轻人谁爱回忆呢?希望在前面;老年人向前看满目夕照,故尔常向过往里寻觅。
    这次编辑向我约稿,我也正想打开尘封的忆海,看那逝去的点点波光和朵朵浪花,以撷来添作餐后的佐料。
    我是1980年到德州市报社的。《德州市报》虽然是一家县报,却颇有些来头,它是由中宣部批准成立的。1978年,中宣部一次性批准全国成立22家县报,《德州市报》为其中之一。记得《德州市报》的报头是请舒同亲自写的,一共写了5幅,从中选了1幅。那时《德州市报》每期出版后,都要寄给北京大学图书馆一份存档。
    1988年,《德州日报》成立,《德州市报》宣布停刊。经过地区组织人事部门的考试,我来到《德州日报》,开始了我办报生涯的第二时期。
    一张新的报纸,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许多的第一次亦随之而来。
    第一张专版。《德州日报》成立不久,有的乡镇领导就通过人传递信息,希望宣传自己的乡镇,提高知名度,促乡镇经济发展。报社初创经费紧张,而报纸的职能就是宣传,此事一拍即合。第一个专版决定放在二版上,那时我正编二版,就由我来编。专版怎么做呢?我想起在市报时,《大众日报》组织《齐鲁新编》专版,德州市也出了一个版。市委宣传部让我写首篇德州市概况和历史沿革。当时大家也不知专版怎么做,就把《大众日报》的经济部主任李芳木请来,李芳木就专版怎么做,需要放几篇稿件,各侧重什么内容,放什么照片,一一作了讲解。在他的指导下,德州市的这个专版在《大众日报》上出来了,效果很好。我就想依照《齐鲁新编》的格式做专版,经过一番精心的编排,《德州日报》的第一个专版出来了,效果挺好,很多乡镇都来联系,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形式也多种多样。后来赵连起总编突发奇想,把报社编辑部一分为二,专门抽出五六个编辑记者,由我负责专门去各县市各乡镇组织专版,前后一年多的时间,弄得我一提专版就头疼。但专版这种形式却保留下来。
    第一次连续报道。大约是1991年前后,当时的地委书记赵林山作出批示,要求认真总结乐陵农药厂的经验,认为该厂生产经营上的一些做法值得推广。得知这个消息后,我觉得这个典型值得大力宣传报道。赵连起总编大力支持,亲自前往乐陵了解情况。听了介绍,看了企业,我感觉比预想的还要好,经验十分丰富。但一篇消息或一篇通讯都不足以完整报道出该厂的经验。我提议,采用1篇消息,3篇通讯,1篇评论的综合报道方式,消息概括地报道乐陵农药厂的主要经验;3篇通讯通过3个不同的侧面详细地报道该厂的做法;评论则从个别到一般揭示乐陵农药厂这些经验的普遍意义。我的这个构想当即获得赵连起总编的同意。这样,就由我写消息和1篇通讯,另两篇通讯由乐陵市委宣传部和乐陵农药厂的同志执笔。他们就住在二所的宾馆里写;评论则由赵总编亲自动手。这组稿件推出后,引起很大反响,厂长李胜玉不久就成为乐陵市的市委书记。这种报道模式,也成为后来德州日报一段时期重大典型报道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
    第一次连续评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的改革开放高潮迭起,德州也是风正帆悬热浪奔腾,地委行署不断推出改革新举措,人人思变,热情高涨。这个时候报纸怎么配合呢?我想,党报的权威性在于发声,而发声的武器是言论。当时《德州日报》没有写言论的人,我就到地委研究室去找研究室的副主任王树理,把我的想法给他说了,请他写一组评论文章,篇数最好是六篇以上,内容由他把关,署名本报评论员。这一组评论连续在一版刊发,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也提高了《德州日报》的声望。在这组评论发出不久,王树理到报社来,告诉我,地委已经研究决定,任命他为庆云县委书记,邀请我以后到庆云去玩。
    在初来《德州日报》的几年中,不管是编二版,还是编一版,我一直有个心愿,在专栏上有所突破。我决定办一个科技人才方面的专栏,请地委组织部提供名单,专栏名叫《科技英才》。当时是小报,版面有限,我们策划每篇稿子统一在440字上下,配大尺寸的科技人物的特写照片,照片要抓拍,自然活泼。文章用散文笔法,文字精练优美。由王凤春、赵红卫、隋力分别采写,请宋卫中、邢兰军拍照片。我先写第一篇,做个尝试,第一篇写的是德棉的厂长王根源,题目是《功勋厂长》。以后在一版中间的位置每期报纸发一个,发到十四五个人物的时候,赵连起总编去省里开会,把刊有科技英才专栏的报纸带去,在会上请各市地报的总编们提意见。没想到获得老总们的一致好评。当时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苗枫林也参加了会议,对这一栏目大加赞赏,并嘱咐赵总编,这个专栏要办成精品,有多少出色的人物就写多少,不要凑数。在随后他参加的全省科技大会上,专门对德州日报《科技英才》栏目提出表扬,要求大众日报也办一个这样的栏目。后来大众日报派人来《德州日报》,详细了解办该专栏的情况。回去后,大众日报在一版推出了一个叫《科技之星》的栏目。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省委宣传部组织百名记者采访团,分赴全省各地采访,地委宣传部把我也报上了,算是采访团一员,但不去外地采访,只在采访团来德州时参加活动。到德州来的记者有十多名,在德州集中采访了德州棉纺厂和陵县颜陵毛纺织厂,剩下的时间自由采访。采访团在德州待了3天,我写了3篇稿,一篇是消息《颜陵毛纺厂知耻而后勇》,一篇是通讯《5000台柴油机回炉记》,一篇是与孙益荣、聂彬合作的消息《德棉一枝独秀》。这3篇作品都获了奖,《颜陵毛纺厂知耻而后勇》获省委宣传部三等奖,《5000台柴油机回炉记》获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这是地市报首次评奖。《德棉一枝独秀》获《大众日报》二等奖。百名记者采访团在德州期间的活动非常紧张,白天采访晚上写稿,虽然累点,写的三篇稿都获了奖,自己还是比较欣慰的。
    1996年,新华社组织全国版面大赛,规定是要闻版。德州日报也接到了通知,当然我也想拿奖,就精心地进行了准备,把好稿件好照片预留下来,然后和刘千山一起精心组织版面设计。没想到得了一等奖,新华社还邀请我们去北京领奖。新华社组织我们参观了采编大楼,宏大气派的编采大厅,使我们大开眼界。中间我们到天安门游玩,恰碰上人民大会堂对外开放,就买了两张票进去了,中午的时候,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大厅的旁边,我请刘千山吃了一顿饭,我们俩也算吃了一回国宴。后来听说,人民大会堂只对外开放了一个多月,在里面就餐也只是偶尔的几天,恰恰就被我们碰上了,就像冥冥之中有安排一样。
    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德州日报人一直在努力,我作为其中一员,也尽力为这个集体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众多“第一”“先例”展现了这个集体的追求。后来,我走上报社领导岗位,见证了事业的跨越发展,也继续在新的岗位上发扬着创新奋进的精神,和报社一同走过了更美好的一段历程。无论形势咋变,无论退休后个人生活咋变,我对报社的感情日久弥深。
    祝《德州日报》永远充满活力,越办越好!
□德州日报原党组成员、工会主席毛焕章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