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优势转化为协同发展推动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市“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省委也将相继制定出台支持我市融入京津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是我们实现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我们必须扬长避短,把德州自身优势转化为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强大推动力。
    首先,充分发挥特有的交通优势,推进实体经济、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就是交通便利,我市恰恰具备这方面的优势。随着将来德龙烟铁路、德商高速、石济城际列车贯通,德州交通将会更便利、更发达。如何围绕这一特有优势做好协同发展的文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一是承接京津转移的优质项目,发展实体经济,壮大德州经济基础。这不仅包括传统制造业,还要包括以3D打印技术为标志的各类新兴智能化产业。发展商贸流通、电子商务,把德州打造成沿海经济带与京津冀经济体的物流中转平台。还要发挥地方区位优势发展养老服务等特色产业,发挥交通便利条件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二是借力融入京津冀,推进德州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德州实现从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国家产业提升战略规划布局,培育德州地方产业品质和竞争实力。三是承接技术智力项目,把德州打造成为连接京津冀及山东省 “一圈一带”经济体的智力技术孵化、转化中心,增强德州“绿色经济”实力。
    其次,发挥传统农业优势和地缘优势,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把德州建设成周边城市的“放心农场”。充分发挥德州的地缘优势,发展放心蔬菜、食品生产、加工、供应产业,发展农副产品研发和深加工产业,建设特供食品基地等。德州距离京津都在一小时距离之内,这是发展都市经济,尤其是在都市鲜活类放心食品供应方面,其他地区不具备的优势。
    当然,在充分发挥德州自身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保持足够的理性。在10月10日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陈勇深刻分析了我市工业布局形势,指出传统工业比重过大是我们的不足。这是提醒我们在承接京津项目的同时,要时刻注意防范京津周边原有的“三高”落后工业,在京津冀一体化环境治理压力下乘机混入德州,给我们带来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德州自身少有能源,缺乏工业资源,能源和原材料绝大部分要靠区外输入。因此,我们无力承接“三高”落后产业,德州生态环境压力很大,要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力争德州蓝天白云天数达到50%以上的生态环境治理目标,也不允许承接过多污染产业。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