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陈宝华

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2022年,我市产业技术工人达到55万人,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的主力军。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我市仍需继续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因此必须做好我市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工人阶级队伍思想和政治上的纯洁性。一是强化党的领导。教育引导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市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对各行各业、国有民营、大中小企业产业工人队伍的领导。二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全市开展产业工人“学思想、建新功”活动,增强产业工人学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工厂、车间、人心,不断增强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信心、主动性、责任感。三是增强产业工人的政治自觉。引导我市产业工人正确认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牢记“国之大者”,找准自己工作与党的政策方针、战略部署的结合点,增强践行新时代工人阶级使命的自觉性、积极性、坚韧性,发挥产业工人在我市劳动者群体中的主体和引领作用,力所能及、尽己所能地推动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构建现代职教培训体系。一是发展现代职教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立足山东、面向京津的职业教育新高地。加快推动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华宇工学院等职业院校培训提档升级,鼓励德州理工职业学院、德州高级师范学校等新建学校利用硬件优势扩大招生规模,面向市场紧缺、企业需求,大规模培育高技能人才,为各类企业输送专业化、高素质产业工人。二是建立产业工人就业培训体系。发挥市级政策和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动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就业培训,支持企业建立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机制和新型学徒制,将终身学习贯穿在产业工人职业生涯全过程,构建政府补贴培训、社会力量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工人自我培训的多元就业培训体系。三是全面推行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产业工人学习培训讲究学以致用、学了就用,因此要把产业工人培养放在生产线上。大力推广德州理工职业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产教融合模式,与企业共同编写教材,引入企业产品、产线,建立实训基地,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操性,从而更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保障就业率。

全面提升产业工人劳动素质。劳动是产业工人最鲜明的身份特征,应通过培养产业工人的劳动精神和技能,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综合素质。一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产业工人劳动的内生动力。充分挖掘以时传祥、王为民为代表的劳模群体、劳动精神资源,以及大国工匠事迹,依托齐河县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开展产业工人教育,形成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彰显产业工人的劳动本色和精益求精的品格。二是常态化举办职业竞赛,点燃产业工人劳动热情。职业竞赛是产业工人展示劳动和技能的舞台、价值实现的平台。应常态化开展各行业、各层次、各企业的劳动和技能大赛,让参赛和观赛者在火热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氛围中,感受劳动和技艺的魅力,激发产业工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并在比赛中切磋和提升技能。三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创新是现代产业工人的必备素质,我市每年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工人创新,鼓励产业工人参加企业重点项目、工程科研攻关,对做出重大发明创造的产业工人给予奖励,支持其分享创新成果创造的经济效益。在企业设立“工匠创新工作室”、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培养造就更多“齐鲁工匠”“德州工匠”,不断壮大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

保障产业工人就业权益。一是健全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人社部门要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就业的中介桥梁作用,繁荣人才市场,鼓励企业开展线上招聘,为我市产业工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不断壮大产业工人规模。二是保障产业工人各项职工权益。首先,保障产业工人的民主政治权益,落实职代会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鼓励产业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提高产业工人在政治组织和政治活动中的人员数量占比和参与度。二是充分保障产业工人的劳动经济权益,不断提高产业工人薪酬水平和福利,确保职工权益不受侵害。三是鼓励产业工人通过辛勤劳动实现共同富裕。产业工人是我市企业利润和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要制定针对性措施,增加产业工人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比如对于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给予税费减免或补贴。树立通过辛勤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共同富裕的鲜明导向,不断增强产业工人劳动的获得感、幸福感。

注:本文系2022年度德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22DZZS00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德州市委党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