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脱贫攻坚精神 汇聚乡村振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心,任务依然艰巨。我们要继承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形成乡村振兴发展合力。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市构建起了市委市府主导、组织行业部门协调、市场社会协同,人人关心、支持、参与扶贫的强大合力。数千名干部舍小家为大家,驻扎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参与脱贫攻坚,为全市脱贫攻坚挥洒着汗水与心血。总结成功经验,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服务队、与先进地市的协作、社会帮扶等制度,全市干部群众紧紧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铿锵向前。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汇聚起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精准务实,开拓创新,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一要精准。始终坚持对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坚持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是我市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推进乡村振兴,也离不开“精准”二字。要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各村的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尊重乡村发展演进规律和群众现实需求,加强分类指导,注重规划先行,探索多样化发展模式。二要务实。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精准务实的脱贫攻坚精神发扬在产业振兴、基层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上来,把钱花在刀刃上,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三要创新。坚持政策机制创新,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构建了社会“大救助体系”,推出了唤醒村庄沉睡资源、创建“洁净庭院”等好机制、好做法,这些机制、做法我们要延续下去,更重要的是要延续这种创新精神,探索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开拓创新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不同模式,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经营。坚持技术创新,依靠科技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农业升级,强化种业创新,擦亮农业大市品牌。坚持业态创新,支持完善休闲农业和农村农业电商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源。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坚定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是我们脱贫攻坚胜利的信念根基,也是我们前进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始终保持人民立场,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最高处,不让一个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掉队,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和住行条件,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始终牢记“担当”二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是全市干部群众“一个汗珠摔八瓣”干出来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这条路不好走,遇到的艰难险阻只会更多、更难,领导干部要敢担当,敢作为,以我市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为榜样,以用心用情用力加倍付出,不惧农村环境整治、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增收等繁重任务,擦亮奋斗底色,苦干实干加油干,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沙玉霞(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