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下乡 文化惠民

我市坚持公益性质、标准化放映、多元化服务——

电影下乡 文化惠民

□本报记者 石秀秀 本报通讯员 李伟

放映7万场农村公益电影、观影总人数超400万人次、群众满意率超90%……在2月27日召开的德州市2023年度公益电影工作总结暨2024年度工作部署培训会上,一组数字展示了去年一年全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取得的成绩。

公益电影放映是我市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主线,坚持公益性质,推行标准化放映,实施多元化服务,打造德州公益电影放映品牌。

为加快农村公益电影发展,我市加大资金投入,升级换代放映设备,组建373支专业放映员队伍,推行标准化放映,提升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21年以前用的是0.8K一体机,投影机画面亮度不够。”德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总经理彭建梅介绍,2021年,放映设备逐步换成全新数字激光投影机,配备了4.2米宽的幕布和两个大功率音响,音响效果、画面清晰度比过去有了质的提升。同时,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加大对放映员的映前培训,实行放映员千分制、放映质量考核工程表管理,监管人员每晚对放映质量进行考核打分,奖优罚劣,激发放映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今年56岁的齐河县电影放映员殷吉江,从事电影放映工作2年,每次放映电影他都会提前2小时到场调试设备,与村民进行宣传预热。殷吉江认真履行“点单式”服务,通过发放问卷了解群众观影喜好,精心拷贝影片。他还会修家电,常利用放电影前的时间给大伙义务修家用电器。“平均每场都有四五十人看,自己干着有劲头,也觉得这份工作越来越重要、有意义。”去年一年,殷吉江放映了264场电影,帮助村民维修家电200余件,被评为了全市诚信放映员。

精彩的影片、清晰的画质、送到家门口的服务,让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越来越受欢迎。“俺岁数大了出门不方便,几乎没去电影院看过电影。现在,电影送到了家门口,去年看了《枣乡喜事》《倒霉大叔的心事》等五六部电影,特别好看。”齐河县安头乡王京屯西村村民冯义双说。

为搭建公益电影宣传平台,不断提高放映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我市积极创新放映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放映活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不同的时间节点,在主城区广泛开展了红色电影“五进”展映、“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主题放映活动。针对农村地区特点,开展了防溺水、防诈骗、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系列主题电影放映。

在做好公益电影放映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搭建“+内容”“+形式”“+阵地”的公益电影融合服务模式,让每场公益电影放映都成为服务的综合性载体。彭建梅介绍,目前,试点推出“书香德州”公益电影流动书屋,利用映前宣传时间,开展“我来读原著”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形式,推广全民阅读,传承红色精神。

今年,我市将推行“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订片方式,精准对接群众观影需求。对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阵地,推动室外放映向室内放映转变,每个县(市、区)要重点打造3至5个高标准的室内放映场所,实现基层设施资源共建共享。

“我们还将拓宽工作服务领域,在夯实农村主阵地基础上,广泛开展送电影‘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福利机构、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活动。将公益电影进校园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实现年度内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覆盖。”彭建梅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