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榜样,是美德传承的起点。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每一个最美家庭,都是家风建设的一面旗帜。
有人说诚信是和煦的春风,带给大地无尽暖意,有人说诚信是夏日雨水、带给人无限凉意,刘兴德却这样说: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弃的人生契约,真诚坦荡、诚实守信、以诚立道,以实为德,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这是刘兴德家庭坚持的原则 。 今年81岁的刘兴德是临邑县卫健局退休干部,也是一名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整理了百万字的家庭档案、主动担当文明宣讲员、为老家捐资修路、带动全家12口人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热心公益……
诚实做事,整理家庭档案,共236盒超百万字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刘兴德用博大的爱心包容周围每一个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上创造不平凡的成绩,用严谨求实、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谱写职业乐章,用尊老爱幼,真诚待人的生活态度弹奏家庭和谐韵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从1956年开始,我就把日记、书信、发票等分28类留存,退休时积攒了50多盒。” 刘兴德2002年退休后,铆足劲儿建一个家庭档案馆。他专门去临邑县档案馆参观学习,搜集家庭成员保存的各种有价值的文字、照片、老物件等,撰写回忆文章。“这项工作虽然枯燥,但很有意义,父亲乐此不疲。”刘兴德的3个儿子给予他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2009年,刘兴德编写完成案卷目录、立档归档等,和家人一起建起了90多盒家庭档案,还出版了回忆录《兴德传记》。当年6月,这份档案在迎全运暨山东省档案馆新馆开馆活动中展览。之后不断完善,如今已有236盒超百万字,是一部家庭微观史料。“翻看一盒盒档案,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国家和家庭发生的巨大变化。”刘兴德深有感触。
刘兴德的财务档案里收集着他从参加工作至今的工资条:1956年,当中医学徒,每月工资18元;1978年为45元;1997年领到了600多元;2007年每月退休金1535元;2012年涨到2730元;2022年达到6300元。“单看工资增长记录,咱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家生活的改善不言而喻。”刘兴德的三儿子刘文说。
刘兴德的家庭档案被全国20多家媒体先后关注报道50多次。市档案馆、市委党史研究院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多次上门参观,周边慕名而来的干部群众很多。
诚实守信写进家训,4次完善修改,不断丰富内涵
诚信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一种力量。在这个诚实守信,幸福美满的大家庭中,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有困难共同面对,有问题共同协商,有喜悦共同分享,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他们民主平等,夫妻和睦;他们热心公益,邻里和睦;他们勤劳朴实,教子有方;他们真诚坦荡,诚信待人;他们用生活中点点滴滴美好的小纯真,绘就了一幅美好生活的大画卷。
“96字家训,我们修改了4次。”刘兴德回忆,最初的家训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团结向上、孝敬父母”。第一次修改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他在临邑县德平农村卫生所当医生,家里80多岁的奶奶双目失明,母亲身患疾病,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压力很大。刘兴德父亲在家书中修改家训,加入了“爱党爱国、表率担当”的内容,教育他困难是暂时的,一定要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
第二次修改是1980年至1985年期间,3个儿子逐渐长大,刘兴德在教育他们“百善孝为先”的同时,反复鼓励兄弟3人要勤奋努力、自立自强,并将其加入家训。
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刘兴德2002年第三次修改家风家训,把“尊老爱幼、民主协商;相亲相爱,互谅互让”写进去。20多年来,妯娌、兄弟们之间没吵过一次架,没红过一次脸。
随着孩子们走上管理岗位,刘兴德又在家训中增加了 “与时俱进、向善向上;清正廉洁、家风正扬;诚实守信,老实做人。”的内容,告诫他们要洁身自好、守住底线,不求名利,诚实做人,诚信做事,只求国家强大。
刘兴德介绍,家庭成员以家训为行为准则,每月一次家庭生活会,每年底一次总结会,把一年的家庭大事总结印发。孙子辈到外地上大学,刘兴德经常以电话、视频的方式沟通交流,把劝学的名言警句发到他们手机上,教育孩子们诚实守信,诚实是要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学好本领,报效国家,一心向党。
高扬诚实守信旗帜,影响感染更多人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守信,就是讲信用,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常言道,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做人不可缺少的品质。“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刘兴德一家,多年来就一直坚持实践着这看似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子孙后代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熏陶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兴德的大儿子是临邑县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救死扶伤。二儿子为临邑县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曾两次被省检察院记二等功。小儿子在临邑县融媒体中心任职,疫情期间冲锋在前,被评选为德州市疫情防控工作“身边好人”。孙子孙女们大学毕业工作后,很快成为单位骨干力量。现在全家12口人,其中6人是共产党员。
刘兴德不仅小家和美,家人们还都热心公益、以诚感人。早在2016年,听说老家德平镇杨官庙村修路,家庭会商议决定:捐款8000元,同时帮着协调交通、财政、电业等部门给予政策范围内的扶持。道路竣工后,村委会赠予刘兴德家庭“修路特别贡献奖”锦旗。
“光荣在党五十载,耄耋之年不赋闲。不忘初心跟党走,栉风沐雨使命担。诚实守信留美德,以诚感人人亦诚……”刘兴德即兴作诗一首《铿锵有声上讲坛》,抒发了他矢志不移,继续发挥余热,贡献社会的心情。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际和谐以至社会和谐的基点,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虽已耄耋之年,刘兴德仍担任德州市“好家庭”宣讲员、临邑县“五老”宣讲团宣讲员,进社区、入机关、到地头、跑学校,到处宣讲红色故事、以诚感人家风家教故事,让诚实守信在社会上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