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连续13年开展“我和你·心连心”励志助学工程

□记者马乐 通讯员刘娜 李雪

9月3日,在青岛科技大学的操场上,18岁的李思远与众多大学新生一样,认真接受军训考验,丝毫没有因为身体原因受到影响。

李思远是陵城区徽王庄镇王解村人,天生没有左手。今年高考他以565分的成绩考入青岛科技大学,并通过申请获得了6000元的“我和你·心连心”励志助学金。“这笔助学金不但减轻了我的家庭负担,更是对我的一种鼓励,让我更有信心继续努力下去。”李思远说。

像他一样,今年我市共有105名残疾大学生获得资助。“残疾大学生向全社会展示了积极乐观、坚强自信的精神风貌。实施‘我和你·心连心’励志助学工程,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是残联对他们的承诺。”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刘芳说。

残疾人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残疾大学生励志助学项目是帮助残疾人更好接受教育的生动实践。自2010年实施“我和你·心连心”残疾大学生励志助学金发放工作以来,我市便坚持“有一助一,不漏一人”,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和特殊高等院校录取的大专以上残疾学生,均可通过申请获得一次性资助,并且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当年申请当年发放,打出了品牌,树立了标杆。

13年来连续4次提标扩面,从残疾大学新生每人2000元提高至6000元,2019年起还将硕士研究生新生、博士研究生新生纳入资助范围,标准分别为8000元、10000元。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发放助学金833.9万元,719名残疾学生被省内外大专以上院校录取并获得助学金。

来自武城县的李福宇是一名视力障碍学生,今年23岁的他考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研究生学位。“本科时我便领到过残疾大学生励志助学金的资助,如今考上研究生,再一次拿到了助学金。感谢党委政府和残联一直以来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有了更多追求梦想的机会。”

“残疾大学生是残疾人群体中的佼佼者,克服了健全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刘芳介绍。每年高考结束后,全市残联系统便会主动作为,靠上服务,及时深入村户,对残疾大学生情况全面摸排,主动与学生联系,询问考分、志愿、录取情况等,帮助被录取学生完善材料、申报助学金。对每一届受助大学生进行全员跟踪,定期电话回访,了解其思想动态。组建残疾大学生微信群,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

乐陵市残疾大学生孙晶晶大学本科就读于滨州医学院,她勤于向学、立志考研,但因家庭困难,父母希望她早日工作。困惑之际,孙晶晶向乐陵市残联求助,市残联派人多次家访,讲清就业形势、学历优势、发展前景,最终做通了家长的思想工作。今年孙晶晶考取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是残联一直以来的帮助,让我有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底气与动力。”她感动地说。

禹城市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工作理念,确保助学实效。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逐一走访,对有就业需求的,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积极推介。今年禹城毕业残疾大学生共19名,其中继续深造的2名,已就业的14名,剩余3人也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同样可以。今后全市残联组织将继续立足实际,创新助学载体,用真情和实干为残疾大学生照亮生活道路,努力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德州模式’。”刘芳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