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德州高跷

德州高跷源远流长,约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朝时在京杭大运河漕运过程中,德州船工利用运粮进京冬季封河无法行船的空闲时间,向京郊通州坝(今北京通县一带)的艺人学习高跷技艺。

德州地处鲁北,冬春两季天寒地冻、农事清闲;城里商家在春节到元宵节期间也都闭门歇业。于是,在这个空当里,人们便以庆新春闹元宵为由,组织民间艺人和爱好者排练、表演高跷舞蹈,自娱自乐。

据《德州志》记载:明洪武年间,小锅市、小营(今市府街)、二郎庙角(今育新街)、柴市街先后建立高跷会,至清乾隆年间,已形成德州独具特色的高跷阵容与演出形式。

每年元宵佳节,高跷艺人们都会走街串巷亮绝活,而且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博得热烈的掌声。踩的跷由4x6厘米的方木制作而成,上扁下圆,高80、100、120厘米不等。登场表演的人物穿戏装,7、8、9对不等,一般为头佗、英哥、樵夫、皂婆、渔翁、渔婆、公子、青蛇、二混、三姐、妈妈娘、傻小、瞎子、瘸子、马古伦、丑婆等8对。

德州高跷的演出形式有行进、小场、大场之分。行进表演时分两队,沿途边走边表演;小场即一般撂场,主要在街头、路口和单位的门口表演;大场为正式演出。首先,演员集体跑场,打开表演场地,随即分场表演。表演内容主要是打棒、肩担、捉鱼、捕蝶等民间生活片断。演员竞相发挥技巧,即兴抓哏逗趣,场面活跃,气氛热烈。民国时期,二郎庙角高跷队张金荣扮演头陀,倒蹲舞棒,以108棒打上,72棒打下,往返于12米高的南城门坡道上,夺得头魁,家喻户晓。

高跷节奏明朗欢快,由锣、鼓等打击乐器伴奏,伴着鲜明的鼓点,演员双脚着跷,奔跑跳跃,灵活自如,加之眼神和身段,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场面活跃、气氛热烈、兴趣盎然,这是德州高跷的一大特色,也是它几百年来长演不衰的根本所在。

通讯员冯腾飞整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