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万件文物“讲述”黄河故事

新华网济南11月9日电(秦来玲)伴着初冬的暖阳,8日,“黄河安澜”暨“绿色发展看山东”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述青藏古博物馆,聆听黄河故事,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现有藏品20000余件,包括碑刻、瓷器玉器、文史资料及其他藏品4大类。” 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馆长王术青介绍。

据介绍,述青藏古博物馆是一家以黄河文化为主题、以碑刻和拓片为主要内容的民间博物馆。这里碑刻类藏品数量众多,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馆共收藏碑刻、石刻、墓志铭、功德碑、庙志等500余块。

馆内收藏、展示的碑刻。(新华网 秦来玲 摄)

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碑刻和古籍文献。这些都是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于我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继承历史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了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丰富的文献资料,我们已经整理了三十多万字的碑刻笔记,四五十万字的黄河笔记,内容主要讲述治理黄河、保护黄河、利用黄河的发展历程。其中最为珍贵的是这30多份黄河训令,填补了高青县黄河文化的空白。”王术青介绍,这些民国时期山东河务局的训令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花费万元从农户手中收来的,稀少而又珍贵,“训令有关于黄河两岸栽种、管理和保护树木的,有劝导营汛官兵读书认字、学习文化知识的,也有禁止沾染吸毒陋习的,内容非常丰富。”王术青说。

在博物馆内,展品中有10本30多万字的工作笔记,详细记录了济南、泺口、滨州3个河务局(段)局(段)长在1947年至1977年间,治黄工程会议、人员调派等内容。王术青表示,这些内容不仅是对现存档案的有效补充,更为研究当时治黄历史提供了不一样视角。

王术青展示工作笔记。(新华网 秦来玲 摄)

如今,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常年对外开放,这里的陈列藏品,不仅诠释着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更见证着历代沿黄军民和建设者治理、保护、开发黄河的艰难历程与丰功业绩。

这里,只是高青县致力于讲好黄河故事的一个缩影。滔滔黄河自高青安澜湾转身而过,不仅塑造了一座历史名城,更留下了延续千年的黄河印记。

“黄河文化不是局限于河与水的文化,黄河沿岸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同样值得被挖掘、被弘扬。我从小就在黄河岸边生长生活,理应弘扬黄河文化、传承黄河文明。”王术青表示,将继续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深挖黄河文化孕育的时代价值,切实扛起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历史责任。(完)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