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600余年的德州高跷 “非遗”技艺闹元宵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锦瑶 摄影 高家辉 视频 孙学虎

“咚咚锵!咚咚锵……”2月14日,在德城区小锅市社区内,锣鼓铿锵木跷当当,高跷队的成员们在为元宵节表演做着最后一次彩排。“元宵节当天,大家一起到各街道去表演。”队长贾凤悟说,小锅市马上要拆迁了,这场演出对高跷队员们意义非凡。

一项传承600 余年的民间技艺

高跷因演员们踩在高高的木跷上表演而得名。据考,明洪武年间高跷艺术传入德州,系运河船夫由河北通州坝学来,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演员们将木跷捆绑在腿上,使脚离地面足有60多厘米,踩在上面不仅要稳当牢靠,而且还要学会倒走和蹲着倒跳,甚至要完成跨越、飞脚、鹞子翻身、鲤鱼打挺等高难度动作。高跷艺术集表演、舞蹈、说唱、武术、杂技等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人物众多,扮相各异;动作潇洒漂亮,表演幽默诙谐;表演中锣鼓齐奏,载歌载舞,场面异常热闹有趣。

如今,这项以运河为“媒”流传而来的技艺,已经在小锅市扎根600余年。千年运河见证了小锅市的变迁,也记录了高跷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小锅市马上要拆迁了,今年可能是最后一次在这几条街上演出了。”

“我们小锅市的高跷远近闻名,乾隆下江南路过德州时,小锅市高跷会曾组成强大阵容在运河大堤表演迎接。2008年德州高跷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锅市高跷老人齐玉杰也被评为高跷传承人。”说到这里,小锅市高跷会“会头”贾凤悟颇有些自豪,“我还

曾获得德州高跷大赛的一等奖呢。”

几代人的“非遗”传承与坚守

清朝年间,小锅市高跷艺人曾随运河漕运船只专程到河北通州坝拜师学艺,从而大大提高了小锅市高跷会的表演技艺。“当年,我的高祖父也曾去北京学艺了。”25岁的曲鹏说,自己是家中第五代踩高跷的人,“小学三年级时,我就开始学习踩高跷了,12岁就跟着队伍到处演出了。”这个说话腼腆的小伙子,谈起高跷来神采奕奕。

曲鹏告诉记者,登场表演高跷的人物有7对、8对、9对不等,一般为头佗、樵夫、皂婆、渔翁、渔婆、公子、白蛇、青蛇等,表演内容主要是打棒、肩担、捉鱼、捕蝶等民间生活片断。当天曲鹏穿着一身红色“剧服”,头顶朝天辫,他在队伍中扮演的角色是“傻小”。“每个人物都有各自表演的动作,青杆是抱盒子、鹞子翻身,而我则要表演大铡草、小铡草、蝎子撩尾……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第一对人物头陀和英哥的打棒。我的高祖父打棒很厉害,分上下左右前后三六一十八路一百单八棒,变化无穷、精妙绝伦。头陀与英哥每场一般要打三四路棒花,他们在双手舞棒的同时做着‘倒蹲’‘探海’‘背剑’等高难动作,紧扣鼓点,惊险绝妙。”

在祖辈和父辈的教导下,曲鹏学会了所有人物所要掌握的技能。

“在我看来,踩高跷不仅是民间技艺,更是家族传承的使命。”

让“踩”高跷继续传承下去

尽管当天是彩排,但是当锣鼓敲起来时,居委会的院里已经站满了人。惊险刺激的高跷表演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其中一名踩高跷的小男孩格外引人注目——幼小的身躯踩在木跷上,尽管有些蹒跚,但还是赢得了众人的称赞。

“现在很少有家长舍得让孩子踩高跷了,不是怕孩子摔着就是怕孩子碰伤。如果这个孩子能坚持下去,小锅市也真是后继有人了。”今年79岁的马惠彬自幼生在运河边,每年春节期间,最期待的就是看踩高跷表演,“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穿不愁,但春节期间看一看这些民俗表演,赏一赏花灯,才觉得年味十足。”听说小锅市要拆迁了,他特别担心这支高跷队以后不能再聚在一起为大家表演了。

马惠彬的担心,也是众多高跷迷们所担心的事情。“我们建了微信群,只要时间允许,我们还会继续聚在一起为大家表演。”贾凤悟深知,高跷作为一项传统民间艺术需要传承下去,“高跷是祖辈上传下来的,不管啥时候都不能丢。我们不仅会一直传承下去,还会让更多的人都了解高跷、热爱高跷。”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