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春节期间,有研公司近300余名员工坚守一线:就地过年 幸福不减

春节至,游子归。但受疫情影响,经开区倡议各用工单位科学安排生产,引导务工人员就地过年。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员工纷纷响应,600多名员工中,有近300名员工选择留守过春节。

2月3日,正月初三,位于崇德十大道的有研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派繁忙,各工种运作井然有序。保持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硅片制造生产车间里,操作人员刘金星正在硅片生产线上,手持专业晶圆夹具,在强光下进行目检。完工后,它们将被打包运往下一道生产工序。

和刘金星一样,同属于硅片制造生产车间的战洪秋,今年36岁,祖籍是黑龙江,目前与妻女在北京生活。他负责硅片入库前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清洗检测,“我工作已经17年了,早已把企业当成第二个家,去年也是在这里过的年。”战洪秋如今是一名车间主管,深感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和责任,“只要设备不停,我们的工作也不停,坚守岗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愿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

临近中午,“有研蓝领”们就三五成群走出车间,有说有笑。单晶制造部的李伟,今年26岁,老家在山西,他拎着盒饭匆匆走进食堂,“看!这饭菜多丰盛,趁热吃了,抓紧时间回去干活。”李伟笑盈盈地说,“没回去和家人过年,虽不免有一些遗憾,但除夕夜,公司领导和大家一起吃了年夜饭,我还能跟家人视频连线,我们这些外地员工的春节一样幸福、温暖。”

据介绍,有研公司有600多名员工,其中外地人员占到一半以上,大都来自北京、河北等地。在春节保生产的同时,留守员工的工资补贴是3倍的,每天还有免费的三餐。“春节期间,为保障大家的伙食质量,我们不仅提高了就餐标准,还专门特制了一些熟食、肉制品,让每一道菜都力求色香味俱佳。”食堂管理负责人龙向东说。

而在员工配合疫情防控、留岗保生产的背后,孕育的是一个企业不竭的“创新力”。

2020年8月,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传出好消息:8英寸半导体级直拉硅单晶一次性拉制成功。目前,由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投产的二期年产360万片12英寸硅片项目计划已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可有效辐射北京、天津、无锡、石家庄等我国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什么是半导体级单晶硅片?它在哪些领域“大显神通”?有研公司相关负责人道出核心要义: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由晶圆制成的芯片可谓智能产品的“心脏”。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之前,由于国内没有成熟的生产链,硅片主要依赖进口。有研公司致力实现大晶圆大芯片的“山东造”,在降低我国对高品质半导体硅片进口依赖的同时,还能满足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对硅衬底基础材料的迫切要求。

将硅矿变成工业硅,再形成多晶硅后生成单晶硅,最后生产出单晶硅片——这是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而有研公司要做的是不断创新,守住基础材料供应这关键一环“不掉链子”。“作为基底材料,硅与硅基新材料处于上游环节,它的下游连着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日化和个人护理用品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一旦我们的生产受到影响,不但自身有损失,其他领域的产业链也断了。”相关负责人说。

“2018年7月26日,有研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德州。从项目建设到通线量产,德州经开区相关部门安排专人跟进选址、专人办理相关手续、专人解决实际问题,短短3年多,企业发展至今,每个重要节点、关键环节的任何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协调解决。这背后,体现的是经开速度,彰显的是经开温度。”谈及企业为何一次次刷新创新速度,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有研项目的发展只是全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德州经开区侧重于产业链建链、延链、强链、补链环节的“双招双引”模式,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地方产业特色,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研项目的落地,有力地促进了经开区乃至全市产业的转型升级,使我们在集成电路这个大产业上在全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为其他产业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区科技创新部部长赵兴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刘潇 通讯员|周月冉 赵庆川
编辑|苗欣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