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平原县坚持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全县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赢,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平原县润源水质净化科技有限公司中控室,该项目配套的“一企一管”工程,投资3000万元,对15家企业架设、铺设压力管道22.4公里,不仅实现了对各企业污染物排放的流量和浓度实时监控,而且打破了以前污水处理混排“大锅饭”现象,可以实现精准溯源、精准治污,保证了进水水质稳定,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保障能力。

早在化工园区建设之初,园区就配套了污水管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入驻企业的增多,串管、渗漏现象时有发生,很难查到源头。2019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平原投资1.1亿元启动了润源水质净化项目配套“一企一管”工艺。

“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2万吨,主要处理化工园区企业及城区部分生活污水。目前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安装工程已完成,年可削减COD400多吨、氨氮40多吨。”平原县润源水质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景新说。

从污水混排处理到“一企一管”精准治污,在这里辖区内15家企业的污水管道汇聚后统一接入污水处理厂,而后经过水解酸化、生物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臭氧氧化等数十道工艺处理。

“一级一级的有物理处理、有生化处理、有化学处理,大约30多个小时,去除各种污染物、悬浮物、色度、大肠杆菌,出水达到国标一级A排放标准,排入马洪干渠。”平原县润源水质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部主任岳先锋说。

护一方碧水,守一片蓝天。在平原县白酒厂片区棚改项目,由县住建局引进的一套先进智慧工地监管平台,不久前刚刚投入使用。

平台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传感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于一身,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车辆、设备、环境及人员施工行为、工程进度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采集、整合、传输到住建局监管平台,从而实现实时在线监管。

“对每一个工地门口、料区、办公区和每一台塔吊的制高点,都安装有360度可旋转高清摄像机,对整个工地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扬尘检测系统和喷淋系统进行联动,一旦达到超标预警值,会自动开启喷淋,以达到抑尘效果;车辆冲洗系统,我们设定的有冲洗时间,进行智能的检测,确保每一辆进出工地的车辆不带泥上路。”山东远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鹏说。

白酒厂片区棚改项目总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共1272套。项目“点多、面广、线长”,规模大、设备多、管理难,在以往像这样的工地,仅降尘措施就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直接通过电脑数据它就识别出来了,现场只需要两个人,基本上就能把现场安全、环保就能控制的很好了,大大降低了用工的投入,高效智能化的把扬尘治理做到实处。”平原县白酒厂片区棚改项目现场安全负责人赵文杰说。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先进技术手段,构建工地、现场智能监控可控制体系,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最终实现项目对人、机、料、法、环的全方位实施监控。”高鹏说。

智慧平台叩开智能工地“大门”。按照计划,平原将在各个建筑工地装上“智慧工地”安全监管系统平台“最强大脑”,开启“互联网+”工程监管新时代。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

十三五以来,平原县改造大型工业燃煤锅炉(窑炉)29台,取缔小型燃煤锅炉520台,整治“散乱污”企业1024家,全县PM2.5、PM10平均浓度较2015年分别改善48%、44.9%,优良天数比例达58%。投资10多亿元先后实施了德惠新河、马减竖河、鬲津河生态修复等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和马颊河生态文化产业带建设项目,全县重点排污企业稳定达标排放,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

平原融媒记者 王帅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