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的办法破困局开新局——七论学习贯彻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精神

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诸如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项目招引力度不够等,最终必须通过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加以解决。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强调,“改革开放作为主动力,让各方资源要素用起来”,正是破解制约德州发展旧模式、旧习惯,盘活宝贵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出路所在、力量所在、关键所在。

用改革的办法应变局、破困局、开新局,重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各种资源中,“人”是最宝贵的。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无论是动能转换、乡村振兴,还是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德州都急需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正是深刻认识到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这次市委全会才把人尽其才摆在现阶段改革任务的首位。从充分调动“五支队伍”建德州、兴德州,到重视企业家这一“最稀缺的资源”,营造关心、褒扬、支持、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无不释放出市委爱才、敬才、惜才的强烈信号,彰显引才、育才、用才的坚定决心。

当前,德州发展处在关键期,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取得新的更大突破,但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领军型人才匮乏等问题同样突出。正视并破解人才瓶颈,是当务之急。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全市上下凝聚共识,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形成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需要采取超常规举措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既要千方百计把专家“请”进来,把人才“招”进来,又要竭尽全力把技术“留”下来、把人心“安”下来。通过帮助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安居住房、社会保障等具体问题,让一流人才获得一流待遇,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平台。只要我们能让每位来到德州的人才都舒心、安心,找到用武之地、实现人生价值,自然可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最大限度汇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就是消除以往在要素保障上的痛点。当前,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等各类要素不断收紧,产业发展面临的约束日益突出,必须走集约集聚集群之路。以土地为例,就是开源节流,正视和解决项目用地粗放问题:一方面,深化“标准地”“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实施差别化用地政策,推进土地要素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另一方面,积极盘活处置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

“地”尽其值,还要“物”尽其用。以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代表,各类资源的使用同样要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不仅要健全制度,把节水、节电、节煤、节耗的导向明确下来、推动下去,更要在全社会增强节约意识,彻底提高单位要素使用效率。实现这一进程,必须依靠市场化的力量。要深化资源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进而打通土地、资金、技术、数据堵点,促进要素资源更便捷向高效市场主体流动,在整个社会化大生产中得到最快流通、最优配置。

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直接决定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走向和运行质量。因此,保证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劲,永远是改革的重中之重。政府有为,不能乱为,必须把力量用在关键部位,不断提高“有形之手”的灵活度、技巧性。比如,政府资金要追求效益最大化,奖补资金要实行“拨改贷”“拨改投”,基金使用要放大效应,国企改革要进一步强化。部门要找准自身与企业之间的合适位置,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有困难“帮把手”、不能“乱伸手”。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既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服务流程,更要让好政策精准推送、不来即享。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做到“既清又亲”“清上加亲”。领导干部既要与企业家真诚相待交朋友,更要守住底线、讲规矩。

改革与开放相伴,开放也是改革。“十四五”和今后更长时期,我们面对的国内外环境更加严峻复杂,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能不能育先机、开新局,取决于我们怎么抓、以什么样的姿态抓开放;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在更大空间转换动能。因此,我们既要向改革要活力,也要向开放要空间。面向未来,只有坚持开放合作,畅通内外循环,才能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当前,我市在对接东盟上有优势、在融入“一带一路”上有基础,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必须进一步用好基础、放大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大东盟对接力度,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重要支点城市。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涉及多项内容、多种要素、多个层次,改革开放越深入,新老矛盾越是交织叠加、错综复杂,越要触及深层问题、体制弊端。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只有视野开阔、胸怀全局,才能找准方向。要坚持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布局中,在全省动能转换的新格局中找准德州位置、增加德州分量、放大德州优势、扩大德州影响。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推动改革开放,关键在如何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着眼长远发展,切实以系统化的思维,丰富完善改革开放的思路和举措,确保各项措施上下顺畅、左右贯通、前后呼应,加快形成全面改革开放的新体系、新格局。

改革不会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但世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比脚更长的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要我们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甩开膀子、迈开步子”的闯劲,必然可以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必定能让德州发展“畅通无阻”、获得不竭动力。

本报评论员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