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寺镇靳庄村村民——“村子变美了,日子更甜了”

4月24日,禹城市房寺镇靳庄村,几位老人正在广场上晒太阳、聊天。村中大街和胡同都进行了硬化,村里鲜花盛开,树木翠绿,村头的超市人流不断。

“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20多年来,我们村通过发展西红柿种植,村民富裕了,生活丰富多彩起来,就连人们的心气儿都顺了,日子越来越好。”村党支部书记靳军说。

大棚蔬菜让村民富起来

4月24日,春光明媚,靳庄村的西红柿大棚里,几位村民正在采摘西红柿,“我种了2个大棚,一年可以收入20多万元。”村民靳云付说。

20年前,国家改碱实验站治理了靳庄村的盐碱地,还推出了妇女创业专项贷款,户均10万元且有政府贴息。靳军就带领村民们建设起200个钢骨架大棚,种起了西红柿。靳庄村户均1个棚,年产量4000吨,每个大棚年收入12万元。

尝到甜头的村民们要求扩大种植面积。靳军带领村党支部又流转了800亩土地,并邀请禹城市农业农村局技术员来传授微灌、滴灌等种植技术,推广大棚卷帘机和保温棉被等现代种养方法。2010年,第二批200个大棚建成,村里成立了四季收蔬菜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四季收”品牌,并通过了“绿色农产品”认证。从此,靳庄村的西红柿进入了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产销两旺。2014年,以靳庄村为中心成立了张靳明社区,把大棚种植推广到了周围十几个村庄。如今,以靳庄为中心,建成2000多个现代化大棚,西红柿种植成了社区名片,蔬菜远销欧盟。

建成市级文明村

走进靳庄村,只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门两旁月季花开得正旺,门前是硬化的水泥路,路边有崭新的路灯。“如今,出门再也不用踩泥了,村内种满了花草,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90岁的村民杨汝法说。

村中的文化广场,是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好地方,也是村民们扭秧歌、跳广场舞的好去处。“路灯亮了,广场有了,绿化美了。现在我们村集体有钱了,拿出资金为村民办了很多实事,让大伙儿共享发展成果。”靳军说,不仅如此,村庄还建设了幼儿园、幸福院、超市等。“如今,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花园村。”靳军说,不久前,靳庄村还获得了“德州市文明村”荣誉称号。

形成孝老敬贤好村风

“村民之间没有吵架的了,邻里之间也都和睦相处。”村民杨成军说。村子里建成了党群活动中心,娱乐室、图书室一应俱全,村民们经常聚在一起读书、打球、演奏乐器。杨成军说:“不愁吃不愁穿,大伙儿就喜欢学习文化、陶冶情操。”

在靳庄村,村集体每年拿出10余万元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补贴;每年奖励每个大学生500元;奖励硕士博士1万元。从村里考出去的研究生,很多人学成归来,硕士杨艳君毕业后回到家乡,组建了蔬菜研究所,发展育苗制种、蔬菜深加工和大棚专用肥生产等新产业,带领靳庄村继续前行。村子里形成了孝老敬贤、崇尚文教的优良村风。

□杨成洪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