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软实力 赢得主动权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创新举措,2020年更是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浓墨重彩地总结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绩,规划进一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蓝图,引发与会代表委员的热烈讨论,也让人对德州未来的发展满怀期待。

务实创新 实招频出

“制定流程再造‘1+14’制度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1项措施,企业开办半天完成,简易事项审批时间由45天减至7天,59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市域通办,34类事项实现鲁冀津33个县市区跨省通办。”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组数字见证着我市为优化营商环境做出的努力。

回顾2020年,一件件实招妙招接续落地:颁布《关于严格依法办事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为企业免费发放电子印章,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

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红利,市人大代表、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刘峰感受颇深:“我们公司赤藓糖醇项目建设中,原本需要2周的手续1天办完,工期缩短一半,体现了‘禹快办’的效率,抢出的时间是真金白银,更是发展的先机。”

“禹快办”是禹城市打造的政务服务品牌。市人大代表、禹城市委书记滕海强表示:“我们派驻企业服务专员579名,在全省县级首创企业集群注册,高频行政审批时限压缩了70%,让企业享受‘愉快办’。”

在各县市区,一批有特色的政务服务品牌纷纷兴起。乐陵市有“乐无忧”。市人大代表、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介绍,乐陵积极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主动在“京津冀一体通办”上寻求突破,实现手续、数据等互通互认,让在外老乡和来乐客商异地办事不再多地跑、折返跑。

平原有“原满办”,市人大代表、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说:“我们设立企业开办专区,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幅简化流程、压缩时限,并推出项目主辅并行审批等12项服务举措。”在2020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平原县列全市第一位、全省前列。

亲商厚商 企业家有地位

2020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常委、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赵金刚提出“将每年11月1日设立为企业家日”,今年1月18日,经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这一建议成为现实。他告诉记者,这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家“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对企业家有着高度的尊重,是我市打造亲商厚商文化的生动实践。

为企业办事提供政策之便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行动,亲商厚商则是其精神内核。

1月23日,市委书记李猛参加工商联界委员讨论时说,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要更大力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光明磊落同企业打交道、同企业家交朋友,帮助企业家排忧解难、提振信心、创新发展。

市人大代表、山东坤河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李佳珊对“自己人”一词非常认同:“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党委政府总会第一时间排忧解难。”她讲述了一个故事:去年2月,疫情让旅游业备受打击,欧乐堡动物王国项目正在建设中,若无法按时完工损失将巨大,齐河县委、县政府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派大巴车点对点将上千名工人接到工地,确保了工程按时完工。

“自己人”一般的关心换来最大的信任。这些年,坤河公司投资额由最初的10亿元增加到200多亿元,项目由1个增加到7个,在黄河之畔打造了一艘“旅游航母”。

加压奋进 服务企业无止境

2020年,德州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34位,比上年提升13个位次;新登记市场主体8.8万个,增长32%、居全省第一位,其中新增企业3.03万家,增长19.8%、居全省第二位。

成绩面前寻找差距,重任之下更思进取。2020年11月,李猛书记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时说,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一件事”改革,全面实行集成办、极简办、全域办;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一链办理”,大力推广容缺受理、预批复制度;完善亲清政商关系政策体系,健全政企沟通协商机制……一件件扎实举措“在路上”,优化营商环境不止步。

“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出招献策。来自山东洪刚律师事务所的市人大代表马洪刚带来了关于尽快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议案,并草拟了长达10页的条例细则。他告诉记者,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批成熟经验,迫切需要通过立法予以系统固化,从基础制度层面为各类所有制经济繁荣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市政协委员、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恒录建议,在细化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制定配套措施时,应重视前期调研,充分听取企业意见,留出必要的调整期,让惠企政策真正落细落实。

市政委委员、庆云县汇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海建议,用好用活“银政企”合作平台,制定一套符合我市发展实际的金融扶持方案,建立金融服务降成本、提效率、增便利的工作机制,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张晓航 王德鹏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