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538个老旧小区展新颜

始建于1991年的德城区岔河小区改造后全景。记者周坤摄

■健全完善了“统筹协调、项目生成、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合理共担、社会力量以市场化方式参与、金融机构以可持续方式支持、群众共建、项目推进、存量资源整合利用、长效管理”9项机制

■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都让老百姓说了算,实现了阳光改造

●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专营单位出资改造;挖掘金融方面相关政策,争取可持续资金支持。同时最大限度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资金,助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快实施

●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任务项目共538个

●改造户数近8万户,改造面积684.5万平方米,总投资18.05亿元


1月1日,记者来到陵城区委家属院王明生家时,他和妻子正在室温20摄氏度的客厅里包饺子。“我们这栋25年的老楼房没有穿上‘棉衣’前,家里开着暖气室温也就十二三摄氏度,楼前楼后还有私搭乱建。”王明生说。

2020年,小区5栋楼进行了改造,外墙加装保温层、楼宇更换新大门,楼内墙体粉刷一新。“供暖季室温提高了,小区环境也得到改善,160户居民过上了‘新生活’。”王明生很高兴。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事关千家万户。“十三五”期间,我市着力通过老旧小区改造的一小步,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一大步,全市共有538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受益群众近8万户。

居民点单制定“一楼一案”改造方案

“过去的围墙成了文化墙,以前院里坑坑洼洼的路全部硬化,小区门口安了道闸系统……”上月30日,在德城区广川街道市体育局宿舍小区居住多年的邓秀琴谈起小区的变化,一脸自豪。小区改造之初,成立了老旧小区改造议事组,8名居民被推选为居民代表,在征集小区广大居民的意见建议后,外墙粉刷、雨污分流、线路整理、供电电路改造等相继出现在改造项目名单中。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势在必行。但改造工作众口难调,只有精准施策,才能提升群众满意度。我市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的改造工作专班;老旧小区“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由居民点单,实现阳光改造。

改造中,我市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作用,引导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改造中。我市住建部门还与规划部门、设计院、施工单位协商,论证改造项目、内容的可行性,制定“一区一策、一楼一案”改造方案。

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需要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加大改造资金筹集力度。2020年3月,我市打造市场化投融资主体,引入专业化机构运营经验。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专营单位出资改造;挖掘金融方面相关政策,争取可持续资金支持。同时拓宽融资渠道,紧抓政策机遇期,最大限度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资金,助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快实施。仅2020年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5.1454亿元。

高质量改造让群众舒心更暖心

除了修修补补,老旧小区改造还能做些什么?

“漫步在小区里,处处给人清新的感觉,对比半年前完全大变样。”家住乐陵市第四中学家属院的李玉强告诉记者,“是老旧小区改造成就了小区今天的美好。”

像乐陵市第四中学家属院一样,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正在受益。走进齐河县永安小区,新硬化的道路干净整洁,墙面也进行了粉刷;平原县民政局家属院小区,楼道之间新硬化的路面宽敞平整,路边的下水道已经铺设完毕,最让居民们关心的排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老旧小区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像蜘蛛网一样乱成一团,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十三五”以来,我市着重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整治更新供水、供热、供气管道及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线路,努力让小区内强(弱)电线路全部迁改入地。

2020年,我市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坚持“先民生后提升”原则,使得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进入“加速度”和高质量阶段。“将群众工作做得更超前、更细致、更扎实,相关部门之间合作更高效、联系更紧密,使得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稳步推进,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需求。”市老旧小区改造专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立长效机制让后续管理有保障

完善服务设施,增进居民获得感。本着既要“好看”更要“好住”的原则,我市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小区内空间资源,整合小区周边零星碎片化土地,利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空置房屋等社会资源,使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在小区内及周边健全社区养老、托幼、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家政、助餐、便民市场、便利店等社会服务设施,实现综合效益的不断释放。

乐陵市在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上,富城苑小区、南苑小区将利用废弃供热锅炉腾出位置建设养老、托幼服务设施,提升小区综合服务功能。平原县房产管理中心充分考虑老旧小区居民的诉求,把贺家行社区西侧保留住宅小区、铂金公馆小区北侧保留住宅小区的荒地改造成休闲娱乐广场,不仅对地面进行了硬化,而且还增设了凉亭和座椅,方便居民在此休息。

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提升,并不意味着工作就此结束,要确保改造成果得以长期维持和延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后期管理机制十分必要。

“目前,部分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还存在后续管理跟不上的问题。我们将努力探索建立‘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管理机制,联合各相关部门落实街道社区属地管理职能,加快推进老旧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工作,建立健全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3方联动协调机制,避免出现前治后乱的情况。”市住建局物业管理科科长陈新林介绍。

□本报记者刘臻本报通讯员刘国栋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