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选择零食 让儿童更健康

6月15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专门关于儿童零食的标准。记者了解到,目前儿童零食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品类方面,产品定义比较模糊,与成人零食没有显著差别。该标准指出儿童零食是适合3岁至12岁儿童食用,除了正餐以外,用于补充能量、平衡营养或增加水分的食品。在标准中,家长们关心的“儿童零食里面不能添加什么”“如何选择儿童零食”等都能得到解答。为此,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科副科长王立友,对新标准中的几项重要内容加以解读。

标准:不能添加反式脂肪酸建议:尤其注意氢化油脂

王立友说:“与普通零食相比,儿童零食在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物理、化学、生物)方面要求不同。新标准在营养和食品安全方面更加关注儿童的生理特性。 ”《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要求儿童零食原料所使用油脂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这种物质不能被人体吸收,还会干扰所需脂肪酸的代谢,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

要想识别反式脂肪酸,就要学会看商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反式脂肪酸最主要的来源是氢化植物油。王立友说,明确标有反式脂肪酸的不建议购买,如果配料表中有氢化植物油、植物奶油、植物黄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起酥油等字样,最好也不要选择,这意味着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都使用了氢化植物油。

标准: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原料建议:4类食品不建议食用

《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规定,儿童零食所使用的原料不应使用辐照和微波处理。辐照是一种灭菌保鲜技术,不仅会杀死食品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也会使食物营养成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达不到食物的营养要求。对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天然食物更加安全。

关于正确识别食品或者原料是否经辐照处理,王立友说,这需要看食品标签,国家有明确规定,经辐照的食品或配料应在食品标签中写明。此外,通常采用辐照技术保鲜的食物主要有:脱水食品,如脱水洋葱粉、虾粉、干辣椒等;保质期较长的月饼、肉肠、果脯等;冷冻肉类食品;保健品如洋参、花粉等。“上述这四类食品不建议儿童食用。 ”王立友提醒。

标准:3种物质不能有建议:成分标有酸、醇等字样应警惕

《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规定,儿童零食中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防腐剂使用不当会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过量摄入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尤其是毒性较大的苯甲酸钠。有研究表明,食用人工色素可能会引发儿童行为过激、影响儿童智力发育以及导致过敏性疾病发生。比如,甜味剂是让食品变甜的食品添加剂,对于儿童来说,口味宜健康清淡,最好食用天然食物,减少添加剂的摄入。

想从包装标签上识别防腐剂和甜味剂,王立友推荐了一个窍门,即:防腐剂常带酸字,甜味剂常带醇、糖、甜字。目前我国已批准食品防腐剂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丙酸钙、双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等,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常用的有甜菊糖苷、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等。

延伸阅读

吃零食讲究三原则

如果符合新规的 “儿童零食”,就可以放心购买、放开嘴吃了么?王立友表示,儿童吃零食要注意三大原则:合适的时间、合适的食物种类和合适的量。合适的时间是指零食的进餐时间一般选择在两次正餐之间,吃零食与正餐间隔1.5至2小时。合适的食物种类是指首选奶类及其制品、新鲜蔬果和坚果。合适的量是指建议每日零食摄入量不要超过全天总能量的10%至15%。

□本报记者滕璐刘潇本报通讯员刘聪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