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帮柱:从潜心自学到票友圈儿名手 京胡巧手制戏魂匠心传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高家辉见习记者楚艳艳赵祜昊摄影报道

京胡,是中国传统拉弦乐器,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老手艺得以流传,离不开一代代匠人的坚守。传承古技,匠心精诚,居于运河畔的王帮柱就是这样一位手艺人,年逾古稀的他制作京胡的脚步仍未停歇。

制作好的京胡,王帮柱时常拿出来把玩

自学手艺制出京胡

王帮柱爱戏。戏台上弦琴鼓钹合奏,演员脸上油彩斑斓,台下阵阵叫好,是他对童年最深的记忆。

儿时,各村戏台下总有王帮柱的身影,他父亲在戏班拍钹,排戏、演出,跟在父亲身边的他喜爱琢磨戏班里的各式乐器,拿起来就照模照样地比划,也因此迷上了戏。

二十多岁时,他进入村里宣传队。那时候穷,队里没有像样的乐器,他爱唱也爱钻研,他说:“我就觉得这个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也能做出一把。”

但苦于没有材料,王帮柱颇费了一番功夫,琴筒、弦线、蟒皮、马尾……王帮柱跑了许多地方。拉杆需要的硬木找不到,他在人家废弃的棺材板上敲下来一块木材,才做成了杆。那是王帮柱做出的第一把京胡,在宣传队里发光发热好些年。

结婚、生子、工作……人生的辙痕向前推进,心里就没有那么多空余之地分给爱好了,王帮柱在砖瓦场干了三十多年的会计,慢慢地,一些手艺就撂下了。

烤制琴桶

精雕细刻诠释匠心

2007年,王帮柱退休了。有一天,他到乐器店买了把京胡,却总觉得不是那个味儿,索性自己买材料开始做。很快做出一把,但音质不好。“琴制成后,得听声音是否通透、圆润、洪亮。”王帮柱对这点很执着。

换方法、换材料、换工具,入魔着迷一般沉浸在创造的天地里。一年后,王帮柱才觉得,京胡做得“有了点意思”。彼时,他挺自豪,成就感荡漾在心中,“就是觉得能拿出手了。”王帮柱说得有点羞涩,但笑得开怀。“有时候我一天接一天、没黑没白地去做,我也不图啥,就是爱好。”王帮柱说。

蒙皮是京胡制作的重要步骤,即将蟒皮蒙于竹筒之上。为把蟒皮压得严密,他专门去学了焊接,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四方的铁架,将蟒皮与竹筒放置在中间,上下各一块铁板,四角安置四个螺丝,利用螺丝的压力将蟒皮压得平整细密。王帮柱说:“京胡要精心细作,需要细致、耐心。要出好音,一要选好接触点位置,二是要严密。”

做一把京胡有几十道工序,但如今的王帮柱最快一天多就能做出一把,且音色上佳。在他家里,或挂或横摆着百余把京胡,柜子里堆得满满当当。

给琴桶蒙皮

盼老手艺代代传承

王帮柱有一群票友,经常相约唱戏。把玩王帮柱的京胡,票友评价颇高。

儿女很支持王帮柱:“花点钱也没事,你能高兴就做下去。”王帮柱很开心,也有点惆怅:“这手艺我想教孩子们,但年轻人对这个不感兴趣。”

测量琴杆并打眼

虽年逾古稀,但王帮柱说:“怎么能做得更好些,我还在研究,在我有生之年会一直做下去。声音出来,大家听着满意,我就高兴了。”不久前,他还将这门手艺申请了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盼望流传下去。

采访将要结束时,王帮柱拉起了京胡,手指在京胡上划出音符,黑白的马尾在弦上灵动地跳跃,哑时像马嘶,亮时如莺啼,让人惊叹:这古朴的乐器,竟有这么大的力量,能勾起人心底的悲欢离愁;也令人顿悟,千百年来京胡的魅力为何会历久弥新、长盛不衰。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