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旅游最美的风景

美德铸就文明,文明成就美景。观察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看其外出旅游的市民就是一个很好的标尺。

文明是个人道德行为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因此,文明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需要不断涵养;同时,文明也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从个体文明到公共管理的全面提升。尤其在旅游时,往往认为不在家乡,缺少约束,暴露一些不良习惯。

要让文明旅游成为一种自觉,首先要从法规制度层面对旅游行为进行全面、细化的约束。不文明“黑名单”制度就是一项富有针对性的举措,一旦被列入“黑名单”,不良信息记录被保存若干年,将影响到其下次行程,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出境、银行信贷等,这会让不文明游客受到“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的震慑。

文明旅游的实现,除了法律法规的约束,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加强引导和游客的自律。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五一”假期可能迎来大量游客,如何疏导、如何保持安全距离等工作考验职能部门的应对能力。不妨发挥群众的力量,让游客形成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习惯。如前几年,我市文明委针对黄金周旅游高峰发起的 “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活动,通过拍照、短视频等,记录不文明游客不遵守文明规范的行为,以此推动文明旅游工作的开展。

要让文明成为城市旅游新坐标,需要整个社会都更加注重公共文明生态的培育。文明并不是什么宏大叙事,很多时候只是需要每名游客都能从每个细节做起,不仅将文明作为一种书面倡导、硬性约束,更能将其作为日常学习、生活、出游的基本习惯。只有当文明意识成为一种习惯,道德规范成为人们出游出行的自觉要求,文明理念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如此,“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到的才是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梁承恺(作者单位:市直机关工委)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