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 倡新风!临邑孟寺镇周家村党支部书记周振青:把“烂摊子”带成标杆子

“女支书,不简单 ;带头种,实验田 大田种完金银花,桃树下又种地瓜 药材丹参也不差,摘完了花刨地瓜 再把丹参运回家……”这段顺口溜说的是临邑县孟寺镇周家村的女村党支部书记周振青。

作为村里致富能手的周振青,2018年1月当选周家村党支部书记,当选后敢想敢干,以身作则,带领村里老少闯出了一条产业优,村庄秀,乡风正的发展新路子。

兴产业,争当集体经济领头雁

周家村人口236人,土地534.5亩,曾经是个支部不强,班子较弱,无集体经济的软弱村。2017年底,村“两委”面临着新一轮换届,面对周家村的“烂摊子”,没有人愿意接,管区干部、老党员、村干部都来动员周振青参选。因为大家知道她是村里的致富能手,又是热心肠,敢想敢干,肯定能带着周家村发展起来。选举当天,她高票当选周家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要发展,集体增收是关键。孟寺镇党委、政府在实地考察、专家论证、试种成功后,最终决定推广投资小、易管理、前景广、效益高、稳增收的丹参种植项目。项目是好项目,但是落到本村的土地上能保证高效益吗?各村都持观望态度,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周振青当机立断第一个带着村干部及村里的年轻人去了试验基地学习,并到蒙阴丹参种植基地亲自取经。考察回来后,村里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信心满满,一致同意村里发展丹参种植。

独木难成林,单一的经济个体无法形成规模,对于以后的销售及发展也是大问题。周家村所在的韩家管区的张尧村、武家村等多个村庄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周振青立即召开村两委、党员会议,提议在周家村建立丹参种植基地,号召周围村庄都到周家村统一种植。这样不仅可以抱团连建,利于规模化管理,还能让本村的留守人员在基地打工,尤其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等可以在家门口就业。流转土地的村民每年还能获得1000元/亩的土地流转费用,可以说一举三得。周振青立即向管区提出申请,包管区书记马衍峰高兴地说:“周家村班子较强,各项工作较为突出,向心力强,在周家抱团发展丹参基地肯定行。”

得到管区支持后,周振青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在周家村紧靠孟孙路的地方流转出190亩土地,周边9个村庄的丹参种植项目当天落地!第二天,周振青就带领村民在丹参基地起垅,种苗,除草,一副热热闹闹的耕忙图。

2019年11月份,周家基地丹参喜获丰收,亩产4000斤左右,以丹参酮含量超国标2倍、大条占比多的优势吸引了河北、聊城、临沂等地的多家客商,并且与山东中药材有限公司、山东久久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签订鲜丹参收购合同,与蒙阴久康中草药种植推广中心签订干丹参收购合同。当年周家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万元,比年初制定的3万元的目标多出了一倍。

整村容,争当秀美村庄领头人

产业发展了,村民富裕了,还要有个好的生活环境。2019年9月,周振青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从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统筹兼顾,拉起了村容村貌提档升级的大旗。她带领村“两委”成员一起挪柴垛、搬石头、清粪堆,给村里来了一个“大扫除”,将破房子、猪舍等全部清除。将村里这些“补丁”去除后,村子一下子敞亮了。周振青乘势而上计划将村内闲散土地一并回收集体。她拿出村内地图,这儿画画,那儿写写,仔细地考虑着:老房子、猪圈、破棚子这些都好拆除,大家伙儿也都支持,但有两个难点:一个是低保户周振升家的3间放老农具的土坯房,另一个是村主干道两旁的树木。老党员王学孟说:“这是两个老大难,一个是村里的低保户,没闲地方放他的那些老农具,道旁边的树是个固执不听劝的老上访户的,这个可得好好想想法子。”周振青听后陷入深思。

她首先找到低保户周振升,跟老人讲清楚扒除老房子的计划以及村里以后的发展,并跟周振升说:“老农具村里买了,以后咱村里建个老物件展览馆用,另外村里帮你修好旁边的院墙,粉刷的好看些。”老人感动的说:“好闺女,一直是你帮我们老俩口,现在还花钱买没用的老家伙什儿,周家村有你掌舵有福了。”

第一个难题顺利解决了,周振青一鼓作气,接着就去敲上访户老周的大门。没想到她吃了一个大大的闭门羹。周振青没有气馁多次去敲门,终于在第五次见到了老周,不成想老周二话没说接着推门出去了,把周振青一个人晾在那里。周振青没生气,一路跟着老周,走到哪儿就按照村庄规划给老周介绍以后的发展,耐着性子跟老周拉家常。不知不觉,整个村子转下来了,老周停下来对周振青说:“大妹子,其实我心里清楚,自从你当上支书后,给村里办了不少事儿,这几次你到我家我知道你说啥事儿,就是心里舍不得我的树。咱俩走了一圈你跟我说了一路,我这心里想通了,不就是路边那些树吗,明天我就全去掉,放心吧!”第二天,道路两旁的树去除了,走路畅快了,村庄变美了,周振青笑呵呵的只夸:“是老周大哥明事理。”

经过这次改造,村内新安装了30盏路灯,文化娱乐广场扩建至600平米广场,太空漫步机、仰卧起坐器等健身器材列在广场周边,娱乐室也进行了装修升级。在外打工回来的村民周广德笑着说:“这次回来,村子可真是大变样,哪儿哪儿都痛快,女支书真厉害!”

倡新风,争当文明乡风倡行者

发展的关键,在于激发出村子的精气神,周振青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狠抓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按照新时代要有新样子、新素质的要求,周振青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使群众学有目标,学有榜样。作为村里的文艺骨干,她依托村文化活动阵地,自掏文艺经费,为村里闹秧歌,搞活动,让村民其乐融融的的享受文化盛宴。她还带领村内文艺骨干在县广场舞大赛中夺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为破除婚丧旧习,树立文明新风,周振青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这12个字上下了狠功夫。上任后,周振青就与红白理事会成员根据村情实际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限定红白事操办标准,规定喜事只在当天进行庆祝,去除三天连庆的旧习惯,丧事一天,都是大锅菜,尊崇生前厚养,死后薄葬。村民周长才说:“以前谁家有事儿,都讲排场。自从村里提倡红白事简办后,按统一标准来,又节约,又不丢面子,老百姓打心眼里都很喜欢!”在移风易俗的引导下,群众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如今的周家村风气清,人心暖。

为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和干劲儿,周振青以身作则,搞养殖,种果树,果树里面套种丹参、地瓜,每天在田地里给村民们传授各种养殖、种植技术。白天有使不完的劲儿,可是每天回到家,她就累的瘫坐在沙发上,儿媳陈露菲看着疲惫的婆婆,心疼的说:“妈,家里支持你当支部书记,毕竟是为了村里老少,但是果树、地瓜什么的就别种了,你腰不好,受这个罪图啥?”周振青乐呵呵地说:“图的就是个干劲儿,我带头多干,村里就没有懒汉,在家的村民们跟着我,学技术多挣钱,村里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多好。”

“女支书、不简单,雷厉风行样样先,老人孩子都照顾,谁家有事她跑前……”这是村民李秀婷为这位女书记写的顺口溜,每一个字后面都是周振青全心全意的付出,每一个字后面都是周振青无怨无悔的奉献!

通讯员|任清松 董思寒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