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亲情之缘

凌敏

那天下午,我和同事忙着手头上的工作。突然三名陌生人敲门而入,打头的是一位干部模样的男士,说他父亲是冀鲁边区的老兵,并向同事提供了一份材料。原来他是革命后代,这次来为冀鲁边纪念馆提供资料。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对此比较感兴趣,好奇地凑上前看了一眼。材料非常简单,但是看到老兵的名字范长增、祖籍和工作地,很多个问号在我心里此起彼伏——这位老兵的信息怎么那么像姥姥失散多年的亲属?

凭这些信息和自己的第六感,我推测这位老兵和三位访客一定和姥姥有血缘关系。妈妈曾多次提到姥姥有一个叔叔在山西当兵,还曾接姥姥到部队生活。因为姥姥三岁时父亲去世,后来母亲改嫁,成为孤儿的姥姥成长和生活中充满了艰辛,于是叔叔决定收养这个唯一的侄女。但姥姥过不惯城市生活,后来独自回到家乡。年纪轻轻的她挑起生活的重担,操持家务、抚养儿女、赡养老人……叔叔经常给姥姥邮寄食物或扯上几尺花布,直到姥姥的生活逐渐好转,后来慢慢失去了联系。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一个平常的周二下午,因为我儿时的记忆,因为后代对家乡的思念和深情,我和姥姥的叔叔穿越时空,在冀鲁边区这个曾经高喊着“好男儿上前线、武装保卫家园”的启程地见面了,虽然他已经远去,虽然他不知道后代里有一个我。端详着照片上的军人,他的眉眼之间俨然有着和姥姥一样的坚毅、果敢。

我询问对方在老家是不是还有亲人,得到的答案居然是没有。送走三位来访者后,我迅速联系姥姥,求证我的推测。果然,范长增就是我姥姥的亲叔叔,来访者是姥姥的两个弟弟和弟媳。姥姥在叔叔家还曾见过这两个弟弟,当时他们一个六岁,一个只有一岁,所以对家乡的亲人没有记忆。姥姥得知失散半个多世纪的弟弟们回到故里追寻叔叔的革命足迹,一时激动得声音哽咽……我一边安抚姥姥的情绪,一边联系对方。当我在电话中复述了姥姥告诉我的详细信息后,他们同样十分激动,决定周六去看望姥姥。

姥姥和两个近60年未见的弟弟都在多日的回忆、兴奋和憧憬中迎来了相聚的时刻。11月23日,姥姥的大弟在青岛莱西出发,二弟在潍坊出发,齐聚到商河。三姐弟终于在失散半个多世纪后相聚了。

距离和时间都没有隔断亲情,三位分别是花甲、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因为对家乡的眷恋、对亲情的珍视而再续前缘,让亲情和割不断的血缘连绵不绝。

后来得知,姥姥的叔叔范长增,跟随肖华司令员于1939年从冀鲁边区转战鲁西、鲁南,在对日作战中两次负伤;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抗美援朝时期参加了第一到第五次战役。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上校军衔,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