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养老服务条例》明年1月1日起施行 为我市第5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

12月4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介绍《德州市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为我市第5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共八章六十五条,主要包括明确养老服务发展方向、推进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质、强化养老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医养有机结合及着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7方面内容。

据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刘慧晶介绍,在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养老机构、基层社区、志愿者组织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和健康状况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意见建议。同时,为提高审议质量,常委会对《条例》实行了三审制。“这是我市首次实行三审制。从‘二审’到‘三审’,表面看是数字的增加,但背后凝聚着更深层次的调研、更充分的审议和对条文更严谨细致的修改、完善。”刘慧晶说,历经1年多时间,9月8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该条例,9月27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予以批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结合德州实际,对全市养老服务工作作了顶层设计。明确养老服务原则,清晰界定了各方面的养老责任和互补机制,为发展养老服务提供了基本遵循。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即“以高龄、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推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理清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思路。

在推进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方面,《条例》对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设定了3个标准。即国土空间规划应当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城镇住宅区应当根据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已建成城镇住宅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者养老服务设施未达到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的,按照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的标准进行配置。为确保规定配置标准落实到位,针对新建城镇住宅区存在的不按规定配建和交付的难题,《条例》明确提出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

记者了解到,将农村养老单独成篇是此次立法的一大特色。“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面临的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为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条例》将‘农村养老服务’作为一节单独进行规范,明确市县两级政府主导作用,全面推进以区域性养老机构为中心、以互助养老服务设施为网点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刘慧晶表示,《条例》针对农村老年人不同养老服务需求,设定了不同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不断扩大农村养老服务供给。

围绕解决养老服务专业技能不足、年龄结构偏大、供需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条例》也作出相应规定。此外,还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提出“建立健全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的明确要求。“志愿者或其直系亲属进入老龄后,可根据其养老志愿服务时间优先优惠享受到养老服务。这一举措能够更好地鼓励志愿者(尤其是年轻人)参与养老服务。”刘慧晶说。

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局长李淑华也承诺,将全面梳理并牵头制定《条例》配套政策,完善政策体系,为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条例》提供政策支持。同时,继续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城镇、乡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面,提升养老管理和护理人员服务水平。此外,还将持续提升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完善全市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推动老年人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

记者 王志冕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