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自卑,中年抑郁 她现在不敢出门……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俞荣

案例害怕与陌生人说话38岁女士陷入严重焦虑

曹女士今年38岁,第一次见到她,就能感觉到她生活中的不开心,脸色十分憔悴,一头短发有些凌乱,她双手握着手包,有些局促地走进咨询室,当咨询师询问她需要什么帮助时,她警惕地看向四周,才慢慢打开话匣子。

原来,曹女士遇到的困扰是她不敢出门,怕跟外人说话,只要跟陌生人说话,就会表现地十分紧张,而且脑子里就会出现一个想法:“我总担心对方会突然骂自己。”曹女士介绍,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有很多年了,最初是不喜欢说话,但能正常和人打招呼、交流,后来开始躲避交谈,低头走路。最近两三年,开始越来越不喜欢出门,即便和熟悉的人聊天,也会突然产生这样的担忧。

咨询师认为曹女士总在思考别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有没有贬低自己,从而变得焦虑不堪,这实际上是处于强迫思维和反强迫思维中。

咨询过程

过度在意外界声音没有学会反驳

进一步交流,咨询师了解到,曹女士焦虑症状变严重的节点出现在五年前,当时曹女士回娘家,跟孩子们玩的时候,她和小侄子开玩笑:“你都好久没去姑姑家了,是不是因为姑姑家里穷?”这句话被一旁的嫂子听到了,嫂子立即反击道:“你家再穷,也是孩子的姑姑啊。”

这件事发生几天后,嫂子在屋内喊曹女士的女儿过去一下,孩子在窗外没有听到,还没等到曹女士说话,嫂子就说道:“怎么你混的有钱了,就不理人啦。”当时曹女士听了特别难受,但是没有表达什么。

再后来,有一次全家人回娘家聚餐的日子,曹女士的妈妈交代让她买条鱼回来,买鱼时遇到了嫂子一家人,两人抢着要付钱,曹女士比较执拗,坚持自己付了钱,但嫂子却把已经拿出的50元钱转手塞进了曹女士女儿手中,孩子没有接受,于是,嫂子笑着说了句:“又是个傻子。”

这几次经历中,曹女士都没有反驳,但内心的心结越来越严重,经常生闷气,从那以后,慢慢的就经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自己很窝囊,保护不了自己,也保护不了孩子。后来发展到跟陌生人说话,要注意别人是否在说自己,再到后来,慢慢不敢出门了。

幼年缺失安全感,留下心理阴影

咨询师认为一个心理阳光、积极向上的人,在正常状态下,不会因为几句冷嘲热讽而造成这么严重的焦虑症状,于是开始和曹女士寻找造成目前状况最根本的原因。

了解得知,曹女士出生在农村家庭,上面有一个哥哥,大自己8岁,有一个姐姐,大自己4岁。爸爸脾气急躁,很讨厌小孩子哭,对孩子们经常吼,有时也会动手,曹女士也理解和心疼爸爸,爸爸从小是孤儿,但是感觉跟爸爸情感上比较疏远。

因为成长环境不和谐,她又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哥哥有时会骂她蠢、笨之类的,姐姐比较强势,她偶尔会跟姐姐有冲突。因此,曹女士小时候性格就比较懦弱、内向,不爱说,有事会憋在心里,基本上找不到倾诉对象。“我小时候跟在姥姥身边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他们就商量说舅舅家没有女孩子,打算把我交给舅舅抚养,于是我自己就到了舅舅家,总是哭闹着要回家。”曹女士回忆说,自己一共在舅舅家住了一星期,就被送回来了,在那一星期的记忆里,自己没有安全感,所以回到家后特别怕爸爸妈妈再把自己送走。她还记得跟妈妈说过:“妈妈,求求你,我听你们的话,不要送我走,我什么都不要了。”

而曹女士之所以如此在意别人说她笨,是因为在小时候得过一次急性脑膜炎,之后一直断断续续生病,于是就有传言说是脑膜炎一直没好,这样下去会变傻。她也一直把这些话当真,长大后虽然知道是假的,可是还是很在意别人的说法。

催眠中发泄情绪,重塑自己

曹女士讲完经历后,长舒了一口气,她说自己从来没有和别人说起过这些,内心压抑了很久,终于说出口了后,才发现内心已经宽慰了很多。

在接下来的咨询中,咨询师先后采取放松练习和催眠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带”她回到了被舅舅接走的那一个夜晚,在催眠中让她说出当年没有和父母说出的话,并让她了解父母并不是不要她了,这只是一次“走亲戚”,父母在家中也很思念她。在这次催眠中醒来,曹女士泪流满面,她说自己好久没有感受到这样的温暖了。

随后的几次咨询,咨询师又分别“带”她回到她患病时、和哥哥姐姐发生冲突时的场景,让她把压抑在内心的话全部发泄出来。并通过“尝试与陌生人打招呼”、“尝试对身边的人微笑”等练习,让曹女士重塑自己,建立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最后,曹女士慢慢掌握了放松练习的方法,每当出现紧张、焦虑情况时,就让自己放松下来。她开始能和陌生人说话,在遇到委屈、不公平待遇时,勇敢、平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咨询师有话说

家长要学会保护孩子的安全感

通过曹女士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女孩的心理成长历程:一个小女孩最大的靠山是爸爸妈妈,当爸爸妈妈把她送走后,小女孩内心出现巨大创伤,出现被抛弃感,认为自己不值得爱,没有资格获得爱。同时,体验到没有依靠的那种深深的恐惧感。当回到家里,她经历过一次失而复得,但依然处于极度的恐惧中,因为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再次被送走,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她会生病。同时,我们的潜意识非常聪明,或许生病了,舅舅舅妈就不会要我了,同时,生病也赢得了爸爸妈妈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爱。

在种种的心理压力下,曹女士的性格慢慢形成了。所以,当性格有些“大大咧咧”的嫂子说出一些无意中的话时,别人没有感觉,但是她会感觉不舒服,同时,自己又不敢去反驳。这种不舒服的内在就是:“我不好,我不好了,就会被再次送走,我也不能反驳,反驳了,我会激怒他们,我会再次面临那种被抛弃的感觉。”在这种长时间的冲突下,产生强迫思维了。

对此,咨询师表示,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慢慢成了碎片,但是那些创伤却永远留在了潜意识的深处,当时机合适的时候,那些创伤会再次让我们体会到伤痛的感觉。因此,从小就重视孩子内心的感受,真正的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成绩,更重要的是心理。

建议家长可以适当开展“安全感教育”,多陪伴孩子,以身作则教给孩子为人处世的方式,还包括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爱他,会站在他身后支持他,让他学会遇事果断,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与人相处时的距离,在别人对他做出越界行为时,勇敢说不,让孩子成为一个安全感十足、内心丰盈的人。

本期心理咨询师

张尚坤

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小学生和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咨询经验。同时不断外出学习,系统学习了沙盘疗法、精神分析、催眠、意象对话、元认知、家庭系统排列、房树人等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技术。现在为德州晚报心理咨询团专家、德州市十佳心理咨询师、平原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平原五中心理咨询师。

擅长:家庭教育与家长培训、青少年人生规划、失眠及各种心因性的躯体疼痛、学生考试焦虑、学生厌学导致躯体症状、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恐惧、焦虑、强迫等。

咨询风格:以精神分析、催眠、意象、元认知、沙盘、家排理论等多种技术相容论证施治。追求内因外因双重干预,追求最快最稳定的心理干预原则,尊重、理解、关怀求助者。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