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云:无需军功章依旧为“英雄”

■本期人物

张天云

生于1925年,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负责后方新兵训练,后就职于德州航运办事处,完成公私合营,担任船队队长。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双双摄影高家辉

“少年从军,战场硝烟裹挟着青春热血,无数次躲过枪林弹雨,您的父亲应是一位英雄。”

“我觉得不算,他没有显赫战功,也从未手刃日军,只是千千万万士兵中的一员,很普通;但他一生果敢坚毅,朴素至臻,凡事先人后己,身为儿女,我们以他为荣。”提及“英雄”二字,张天云长子张占儒随即“替”父亲否定了。

父子二人之间,言语甚少,一个头发全白,一个头发花白,偶有对话或是战争岁月,或是解放初期大运河曾经的繁荣,这两段历史倾注了张天云的半生心血。

“不怕死”的游击队少年

张天云现年94岁,时光痕迹刀刻般表现在脸颊上,丈量着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代更迭。“我从没想到这辈子能过得这么好。”10月1日大阅兵时,他身穿灰色中山装,端坐在沙发上,一个镜头都没“舍得”落下。“我们那时候没有这么先进的武器,我打游击战的那一年,枪把儿都是生锈的。”张天云眯着眼睛,峥嵘岁月里的诸多细节,回忆起来依旧清晰。

1941年冬天,河北省怀来县南梁村已经被日军和伪军扫荡过多次,村中禽类和粮食都被抢夺一空。张天云16岁,原是一个放牛娃,此时也扛枪加入了县抗日区卫队。“不下雨不打仗,一下大雨才出去,因为敌人不敢出来,他们怕淋,咱土八路不怕淋,到敌人炮楼边上,扔两个手榴弹就跑,因为除了手榴弹,全队没有几条枪,不敢硬拼。”张天云说,每次行动中,因为自己体格瘦小,往往都跑在最后,有几次都看到了敌军明晃晃的刺刀,好在最终都在乡亲的掩护下顺利脱险。“在抗战题材的影视剧里,也很少能见到当时我们用过的那种枪支,队伍里都称之为‘老套皮’,属步枪,有时候为了吓唬敌军,甚至会拿一把假枪,让他们不敢穷追不舍。”张云天说道。“不怕死!”张天云总是把这三个字挂在嘴边,“这是打仗的时候我们唯一的优势,家里父母兄弟都快饿死了,我能怕死吗?”

那两年,与全国范围内的敌后抗日武装力量一样,怀来县区卫队很少与日军发生正面交锋,但以游击战的形式,多次破坏其炮楼,对伪军的打击也甚有成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这一日期,张天云记得比几个儿女的生日还要清晰,听力不够,视力不足,大脑却把这一日期烙在了最深处。

解放战争中的通讯小兵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天云回到怀来县,“想回家安心种地。”在他和战友们心里,于枪林弹雨中抗争,无任何杂念,只想将侵略者赶出中国,而后回到家乡,跟父母至亲一起,踏踏实实地光脚踩在泥土地里,看着粮食苗儿向着太阳恣意生长。“我赶着毛驴,平板车上有700斤小米,是抗战四年部队给的奖励。回家路上,那个开心呦。”

然而,仅三个月后,一缸小米还剩大半,一声召唤,张天云再次回到队伍。原来,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因反应机敏,为人诚实可靠,还有最为关键的“不怕死”精神,他成为晋察冀边区第五分区后勤供应处的一名战士,负责重要物资的运送。

无数次,他只身一人穿梭于抗战区,夹袄里贴身塞着战区指挥部开具的公函,前往后方调取物资,有时是棉衣、粮食,有时是枪支弹药。“回程的时候,我就是重点保护对象了,当地部队负责护送我安全到达物资运往战区,这些东西都是前线解放军战士的必需品。”那时的张天云,虽正值青春,身高却仅一米六,身着便装,毫不起眼,担负着前线万千战士的物资安全重任,在穷乡僻壤的坑洼道路间疾步前行,不时躲避着敌军的队伍和飞机,神经不曾放松半秒。

1947年,从河北省安固县调取几万件棉衣到渡水口,当地乡民用马车、牛车、驴车帮忙运送,因目标太大,过于显眼,在万县处被敌军发现,两架飞机在上方轰鸣着。“牲畜都被炸死了,老百姓也有牺牲的,我们拖着物资躲到附近树林里,躲了两天才出来。那一趟6月出发,9月方回,整整走了3个月。”他说,直至现在想起当时情形,脑海里还全是血红的颜色。

抗美援朝时的练兵长官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在攻打四平时,张天云的分队负责运送弹药。

任务紧急而重要,他和战友已拼尽全力。然而,前方火力过猛,子弹始终无法送至战壕内。眼见战士们一个又一个接连倒下,足足四十余人。身为队长,怎能不心急如焚,他当即决定召集后勤部队全体人员紧急开会,商量对策。“到村里借大绳去,把子弹箱子、炮弹箱子用大麻绳拴上,装到车上,快速开到战壕边上,这边往上递,那边往里拽,一箱一箱拽到战壕里去了,整整两车炮弹,就这样成功运送到前线战士手里。”张天云说,那场战斗取得了胜利,也成为解放全中国三大战役中重要的一环。

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和平进入北平,平津战役结束。张天云和战友们看到了战争胜利的曙光,也许很快,他又能够回到家乡的土地上,在落日余晖中轻嗅耕牛犁出泥土的芬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每一个中国人都铭记于心,张天云更是如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70年后的今天,眼见身高仅165公分的老人,眼角都带笑地说出这句话时,依稀可见当时的年轻战士,无比激动地听完广播后欢呼雀跃的样子。

之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张云天依旧决定披荆斩棘再上战场。此时,军令来此,张天云所在队伍要留下来,去往张家口负责训练新兵。所以,他再一次未能冲向前线。“战争又持续了将近两年,一批批新兵来了,又被送往战区,应该有一万多战士。”他对那10年的记忆惊人得好,精确到数字和村庄名称,只是因未曾上学,识字有限,不能准确写出具体名称,记者也只能“听音辨位”,得知那几年他一直在河北境内,直至1953年时被分配至当时的天津市航运局,负责远洋船务。

大运河上的船队队长

和德州的缘分,始于张天云的“晕船”,海上的风浪让他吃足了苦头,呕吐三个月后,他不得不申请调离,来到了德州航运办事处。内河上的船平稳得多,俩月时间他便适应了。

之后的近30年,大部分时间里,张天云都在大运河的机船或木船上忙碌着。经历了公私合营和洪灾,也见证了大运河德州段最后的辉煌。

上世纪50年代初,国营船舶数量极少,仅占10%,其余均为私人经营的木帆船。1954年底全国范围内各行各业的公私合营开始了,德州航运办事处也开始着手。“私家船的船主一家老少很多都住在船上,常年跑船在外的生活,让他们不太好‘惹’。”当时,张天云接下这一重担,选出几个规模较大的船主担任私方经理,并与之不断沟通,搞好关系,做通思想工作;办事处还修理船舶、添置工具,让船员们看到,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后,的确能有更好的生活。

1956年公私合营完成,德州公私合营航运公司成立,木帆船为184只,14098吨位,拖轮6艘,378马力,当时的原则是,40吨以上木船实行合营,40吨以下木船组织合作社。张天云成为合营船队的队长之一。

张占儒作为长子,整个童年时代都与运河为伴,一家人就住在离运河不远的家属院里,读的是运河边的航运子弟小学。他说,父亲整日不在家,多数时间在办事处和船上,有时候上船一个月才能回来。

对此,张天云解释,合营初期,人心不稳,他需要和船员们一起往返送货,以稳定大局。加固堤坝期间,他更是整日不归,在武城段的汛区指导工作。“不上战场了,也得遇事儿往上冲。”他退休已二十余载,不能算老当益壮,但也精神矍铄,每日自己做早饭,还要去长河公园遛一圈。他说,其实在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自己还是想回家乡种地的,但国家需要他们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中,对此他义不容辞。

所以,在儿女和百姓心里,他和千万普通战士一样,一生岁月为中国,未获赫赫战功,却也是“英雄”。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