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基层公共法律服务“零距离”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董建新通讯员孙久生)10月10日,在宁津县宁城街道康宁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帽杨村村民高秀英向司法工作人员冯之府表达谢意。原来,高秀英遇到了房屋产权法律问题,在冯之府的解释下,她的问题迎刃而解。不仅如此,冯之府还引导高秀英列出房屋过户材料清单,帮着办理了过户相关事宜。

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是宁津县全力打造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最基础的一级。为满足群众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法律服务需求,宁津县司法局织密法律服务网,打造“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和“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社区(村)司法行政工作室”三级服务网络,真正打造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惠民生的服务体系,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实现“零距离”。

“以往镇村群众有法律方面的事儿要咨询,得跑很远的路。如今,镇村都建起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或工作室,群众‘问法’不出社区。通过这种一体化服务平台,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更多向社会治理末端延伸。 ”宁津县司法局局长助理、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主任毕向东介绍。

当记者走进宁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楼主功能区划分井井有条,法律援助、仲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窗口一应俱全,以往需要多头奔波的事项,现在只进“一扇门”就能办妥。

服务中心的律师值班窗口格外热闹。山东忠旺律师事务所律师姜世华当天值班,不少来办理业务的群众“顺道”享受了一把专业法律服务。“姜世华律师不但给我解答了专业法律问题,还主动帮我代写了诉讼书,这要是去律师事务所办理,少说得花500多元。 ”前来办理业务的62岁当事人李青忠说。

宁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打造法治专家、法律顾问、社会志愿者3支队伍,破解基层司法力量薄弱的顽疾。依托全县大力推进的“一乡镇(街道)一法律顾问团队、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程,由法律顾问服务团定期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1名法律顾问服务多个社区(村)。“通过搭建平台、购买服务等方式,司法行政机关将律师、公证员、仲裁员、人民调解员等统筹起来,提供多样化、多种类的公共服务。同时,全省首批试点的‘智慧调解’项目也在全速推进,届时,线上线下双向互补的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 ”宁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卢孟清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