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鸣河:见证乡镇办企业兴与衰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双双摄影报道

“平原镇”,曾是平原县范围内,以企业经营风生水起而闻名的乡镇。如今,它早就以“龙门街道”的名字,存在于青年和孩子们的认知中,“平原镇”和当初曾经辉煌的乡镇办企业,仅存在于黄鸣河等人的记忆深处。

黄鸣河生于1949年冬天,一生从事乡镇企业管理岗位,历经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与发展,回忆过往种种,唏嘘感慨之余,更多的是对这变化的欣喜与祝福。

担任砖瓦厂厂长25年

黄鸣河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一代“幸运儿”,当兵服役,转业进厂,担当中流砥柱,直至成为一厂之长,并救企业于危难之间。他的人生历程,在那代人中具有一定代表性,而又令人称羡的一种。

黄鸣河见证并经历了很多民营企业的繁荣和衰弱,甚至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切的开始,应是1969年3月18日,他应招入伍,去往沈阳。6年后,返回故里,入职当时平原镇上的一家砖瓦厂。“那是6月16日。”时隔几十年,黄鸣河依旧将这一日期牢记在记忆里,从未清除过,“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影响了整整一生。”

刚刚入职,必定从基层做起,他先成为一名发货员,一排排红砖灰瓦依次过数,发往周边10公里以内的小城或乡村。接着是生产、销售等各个岗位的历练,之后因工作突出,进入管理岗位,从副厂长到厂长,一担重任便是25年。

历经乡镇办企业全盛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德州,盖屋建房的主要建材几乎都是砖瓦,所以作为镇办企业的砖瓦厂经历了辉煌时期。

黄鸣河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厂里员工达到二三百人,但因生产设备容量小,工艺复杂落后,导致产量较小,工人状态也多萎靡。反而上世纪90年代前期,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盖新房使得砖瓦需求明显增加。“有需要就要有供给,我得想办法把产量搞上去。”他说,当时很多企业都申请银行贷款,来提高生产力,自己也不例外。

那笔钱被用来改善工厂的生产环境,更换了砖机和瓦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不到两年,贷款得以还清,砖瓦厂也进入了全盛时期。

而如今,黄鸣河再回忆起来,那也是乡镇办企业最后的光辉。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它们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退出历史经济舞台,是因中国的发展,所以并不惋惜。

救果汁厂于危难间

1996年至1999年间,黄鸣河还兼任了一家果汁厂的厂长职位,当时算得上临危受命。“厂子刚刚发生一次意外事故,厂房顶层坠落,导致了人员伤亡,原厂长因责被免,我接手时,工人的情绪,以及厂子经营状况都不算好。”他回忆,作为又一家乡镇企业负责人,肩上的担子着实很重。

第一年,黄鸣河便因产品滞销而陷入困境。他描述,“出了果汁没人要,一千多吨果汁压在手里。”那一年,他带着销售人员跑遍了山东,青岛、烟台、菏泽等地的代理商和超市,都因1997年的经济危机陷入困境,完全无能力消化更多产品。

所以,当务之急是“防止果汁变质”。他与镇政府协商,租下镇上的一个地下冷库,存放了500余吨果汁,剩余的放在厂里。“仓库里,院子里到处都是果汁,农户家借来的遮阳毡布,盖满了全院。”黄鸣河说,面对危机,企业应对能力有限,只想降低损失。

第二年,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他又开始联系各地客户,成功将挤压的果汁卖出,不仅未亏损,还有盈利。

黄鸣河坦言,那是自己最难熬的一年,进入20世纪,乡镇办企业有的改制,有的被取缔,自己也退居二线,直至正式退休后被返聘,进入龙门街道办事处企业办公室工作,负责一些老牌企业的对接至今。“我参与企业管理这么多年,眼见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的国家顺应时势,不断变革创新,方有今日成绩。”他说,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祝愿国家繁荣富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