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强权的谏官魏迺勷

郭峰

民国版《德县志·人物志·魏迺勷》载:……丙戌中冬,(迺勷)因某大吏玉粒纳仓、大典佯病不到具疏奏参,权要亦加诽谤,竟至左迁……

读至此,引起笔者诸多疑问:此大吏是谁?玉粒纳仓、大典佯病不到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件事会让魏迺勷上疏参奏,而最后魏迺勷竟然因此被降职? 迺勷又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笔者怀诸多疑问,从玉粒纳仓查起,没想到竟然查阅到一段曲折的故事。

当事人的概况

《德县志》载: 迺勷,魏 字吟舫,清代德州人。咸丰辛酉拔贡,朝考一等,用为内阁中书。同治壬戌举顺天经魁(明清科举考试分五经取士,五经中各取其第一名,称为经魁),同治戊辰三甲赐同进士27名。以主事签分刑部,改礼部,补精饍司主事,迁印铸局员外郎,历仪制、祠祭等司郎中。屡襄大行奉安、 祔诸大典。升 嗣任司务厅掌印郎中,京察一等,记名府道,加四品衔,擢御史,掌江南道。

查《清实录》知,《德县志》中所说“某大吏”是指薛福辰。薛福辰,无锡人,生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幼年聪慧过人,7岁能试作文章。曾任工部员外郎。山东候补知府,助山东巡抚丁宝帧治理黄河。他亲驻侯家林,综理全局,组织民工,经过45天的日夜抢险,堵塞各处缺口,节省币银一百余万两。因治河有功,调任候补道员,补山东济东泰武临道。自习医书,历时五六载,竞精通诸家医书。

参奏事件始末

关于魏迺勷参奏薛福辰始末,《清实录·光绪朝实在录》有详细记载。据记载, 迺勷拿玉粒纳仓(也即玉米魏纳仓,国库收粮的意思)等同于坛庙大典来要求人必须按时到,过于苛刻,而且还要以玩忽职守定罪,更不应该。清庭对魏迺勷参奏薛福辰玉粒纳仓迟到不仅不认可,而且对魏迺勷以此事而参奏薛福辰本身这一行为也极不认可。

那么, 迺勷的学识与水平,以魏 又为什么会拿这件事来参奏薛福辰呢?笔者进一步查有关资料,此事竟与薛福辰会医术有关。

有资料记载,光绪六年(1880年),慈禧太后患“血蛊”重病,诸多太医无计可施之际,薛福辰由李鸿章保荐入宫为慈禧治病,竟痊愈。薛也因治病有功,自此官运亨通,加赏顶带,调补直隶通永道。是年除夕,慈禧还亲书“福” “职业修明”字和 匾额以赐。同时赐紫蟒袍、玉钩带一副,又赐宴体元殿、长春宫听戏。光绪十二年,薛福辰升顺天府尹,翌年冬调宗人府丞,一年后又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而这些于魏迺勷却极为不屑,他认为薛福辰是因为给慈禧看病而升迁,不是真才实学。在清庭看来,迺勷魏以此参奏不仅是小题大作,且言词戏谑,更简直是故意找茬。所以,他最终被降职也就可以理解了。

清高孤傲之士

我们再读《德县志》中有关于魏迺勷的事迹记载,则更可看出魏迺勷为人为学为官处事的不俗风格:

做学问“学问渊博,文章雄沈隽雅,咸丰拔贡,朝考一等”; “听明决断,为官 力持公道”直言敢谏,“ 不畏强御”每值刑,“ 心辄惄然不安”,当遇官员枉法“无不周询详察”便上封事(上密折参奏意),“ 绝不规避”, “京故能察一等”。而在被罢官后又能“处之泰然,无动于中”日“以诗酒自娱”赋诗艺菊以遣兴”。“ 当慈禧与光绪弃京西逃时,他竟然“西望涕零,忧愤交迫”而死。

可看出魏迺勷做人有才有情怀,凭实力说话;处事不畏强权却又心地善良;为官力求向上却又视名利如浮云,实在是一个清高孤傲,有才有情,孤标独步之士。依此性格,他能做出参奏薛福辰之举也不意外。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