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激发文明力量

□胥爱珍

日前,梁子黑陶博物馆、景津集团、协同发展示范区展厅等单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基地授牌,标志着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又有了新的平台。随着区实践中心、镇街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三级阵地的逐步完善,全社会的文明力量正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带动下不断积淀、升华。

文明实践是文明力量的沃土。文明的力量是什么样的力量?表面上好像看不见、摸不到,但如果一个社会缺少了文明和文明的力量,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少了应有的精气神。这股力量来自于斑马线上的一个个礼让举动,来自于职能部门为企业帮困解难的一个个服务细节,来自于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一个个温暖背影,点点滴滴都彰显着城市的现代文明气质,透露出一座城市居民的道德魅力。只有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才能激发更多的文明力量。

文明实践贵在见深度。德国诗人海涅说过:“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 ”实践告诉我们,思想的闪电一旦深入群众、武装头脑,就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必须突出思想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占领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阵地,在理论宣传上追求深度,创新形式,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明实践重在拓广度。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延伸到哪里。阵地建好后,用好更重要。只有充分利用现有阵地,推动文明实践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不断拓展文明实践活动的广度,才能把群众真正需要的理论、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还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文明实践赢在有温度。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应当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试金石。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切忌表面化、形式化,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把文明实践真正融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活动形式凸显“大众化”,活动内容突出贴近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弘扬时代新风。惟其如此,才能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