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法院恩城法庭力推诉调对接工作机制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董建新通讯员李红梅)近日,家住平原县坊子乡的任某气呼呼来到平原县法院恩城法庭,因一起劳务受害责任纠纷,他要起诉曾经的雇主曾某。

法官胡涛林赶紧接待了任某,给他沏上热茶,仔细询问事情原委。原来,曾某曾雇佣任某从事复合彩钢板生产工作,去年11月,任某在工作时不慎摔伤,住院治疗花去7万余元,这些钱由曾某垫付。除此之外,曾某又另外赔偿任某5000元当作损失赔偿。但任某认为,经鉴定自己需要长期拄拐,无法继续打工,误工费需要曾某承担。

考虑到任某的身体状况,胡涛林立刻将曾某约到法庭,并联系平原县恩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对双方进行调解。经了解,双方都有和解意愿,只是对赔偿数额产生分歧。经过3个多小时调解,任某、曾某最终达成赔偿协议,曾某另行支付任某各项损失共计5.5万元,并由恩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调解协议书,由恩城法庭出具司法确认书。

一场纠纷仅用3个小时宣告和解,得益于恩城法庭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科学运转。

为更好解决矛盾纠纷,早在2017年,平原县法院就指导恩城法庭设立了诉调对接工作室,从构建司法大调解格局理念出发,着力寻求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有效对接途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诉调对接,即在纠纷进入诉讼程序以前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行调解。通过宣传、引导,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向当事人送达调解建议书,并由调解员适时跟踪指导。同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和人民陪审员优势,利用其了解当地民风民俗的特点,发挥其在当地的影响力和权威性,积极参与案件调解,并鼓励大多数争议当事人以更加积极灵活的方式解决争议,摸索出一条有效解决矛盾纠纷的对接机制,为双方当事人建立一个“诉讼缓冲带”,尽量避免双方当事人对簿公堂,激化矛盾。

恩城法庭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目前已成为法庭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创新了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今年以来,恩城法庭调撤各类案件65件,调撤率达到70%。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