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写联名信恳请市派第三轮驻平原县第一书记工作组留驻

“贾生珍书记驻村以来,协调部门,跑资金、为群众找致富门路,村容、村貌、村风有了巨大改善。贾书记要走了,我们十分不舍,恳请领导留他继续驻村。 ”3月15日,平原县前曹镇金庄村党支部书记金清智向记者展示了一封联名信,信的最后,是摁有红手印的50余名村民代表的签名。贾生珍来自山东高速集团德州管理处,也是市派第三轮驻平原县第一书记工作组的成员。得知他任期将满,村民联名给平原县委组织部写请愿书,希望他留任。

2017年3月,工作组19名第一书记来到平原县前曹镇、恩城镇的18个省定贫困村,狠抓党建,下足绣花功夫开展帮扶工作。 2年任期将满,走访第一书记任职的村庄,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村民的不舍、干部的留恋。

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说:“第一书记担着责任、领着任务来驻村,围绕抓党建、促脱贫,人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52户贫困户、1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

抱团攻坚,共享资源最大限度放大帮扶效应

来自市政协的范希红是市派第三轮驻平原县第一书记工作组的“领头雁”,身为工作组临时党支部书记,她强烈感受到建强支部、抱团扶贫、携手攻坚的强大力量。她说:“人心齐,泰山移。两年来,第一书记不是个人孤军奋战,而是借助共享式扶贫模式,实现团队协同作战,最终实现1+1>2的扶贫成效。 ”

19名第一书记,来自市政协、市委组织部、市文联、市侨联、市物价局等18个单位,如何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形成攻坚合力?临时党支部发挥了重要作用。范希红说:“成立之初,在制定《临时党支部工作制度》《“六个必须”工作要求》等‘硬约束’的同时,我们发挥个人专长,设立了组织委员、生活委员、纪检委员等,形成党支部运行的基本框架。此后,不间断地组织开展集体学习、外出交流、互访学习等活动。大家迅速形成组织观念,抱团开展工作,复杂问题一起解决、优质资源大家共享,最大限度放大了帮扶效应。 ”

市侨联派驻前曹镇吴家庙村第一书记孙玉兰,协调澳大利亚魏基成慈善总会,向镇村听障人士发放助听器,给镇村70岁以上老人捐赠冬衣……一名第一书记的好资源、好项目,共享给其他第一书记,让更多老百姓受益。而在工作组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比先进找不足,学典型鼓干劲。抱团攻坚中,工作组的比学赶超氛围日益深厚。每两个月,工作组都会出一期列明各个单位帮扶详情的简报,寄给派出单位分管负责人。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大家也明确了“赶”的目标、“超”的方向,形成第一书记跟第一书记比,一村跟一村比的好风气。

聚焦关切,顺应期盼全力办实事、解难题、谋发展

驻村伊始,第一书记从走访了解情况入手,通过实地调查逐渐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方向。

金庄村是个只有70户、202人的小村,村里的孩子求学、老人就医,须到5公里外的王凤楼镇。两年前,贾生珍刚到这里时,村里仅有的一条主路还是“断头路”,村民要求修路的愿望迫切。贾生珍协调山东高速集团德州管理处支持,投入25万元为村里修了柏油路,让村路和王凤楼镇、前曹镇的公路接上了头。金庄村地势低洼,逢雨必涝。贾生珍又协调各方资源,投入34.8万元,修了地下排水沟,没让村民掏一分钱,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前曹镇郑村庄创立了可推广的党支部领创办股份合作社模式,这与市委组织部派驻该村第一书记相洋的努力密不可分。相洋多次带领村党支部外出学习土地规模经营的经验,跑部门咨询,与村“两委”成员连续十几天熬夜,制定出平原首部“领创办合作社章程”,获村民全票通过。最终全村适合规模经营的近1400亩土地都入了合作社,每亩土地年均纯收入达1300元。党支部主导、老百姓分红、村集体增收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迅速在全县推开。

关注村庄发展,关心村民冷暖。两年来,第一书记共开展爱心帮扶活动120余次,惠及贫困群众5000余人。协调落实各类帮扶资金1800余万元,全面完成贫困村“五通十有”建设内容。

党建强基,文化铸魂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扶贫不是简单送钱送物,为给村庄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第一书记在抓党建、强班子、带队伍和文化扶贫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市水文局派驻恩城镇胡庄村第一书记马世亮入村之初,该村“两委”班子缺乏号召力,干群关系紧张。为配齐配强班子,马世亮与村民代表广泛征求意见,经镇党委批准,很快选好“带头人”、组成新班子,当年的换届中,班子成员得到正式任命。帮扶工作中,马世亮有意识地把村“两委”班子推到前台,班子的威信、工作能力不断提升。

两年间,19名第一书记共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450余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30余项。发展党员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名。

乡村振兴,文化铸魂。前曹镇杨柳寺村始建于明朝,有着400余年历史。市政协派驻该村第一书记杨志刚牵头为该村编纂了村志。他还协调资金60万元把村里的废弃小学改建成民俗文化大院,院内建有乡村文化大舞台、民俗馆、家风馆、图书馆。不仅服务本村村民,文化大院也是十里八乡老百姓的“乡村文化中心”。

文化扶贫凝聚起村民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气神,恩城镇闵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爱军深有体会。他说:“市文联派驻我们村的第一书记杜霞,为村里捐书、建文化活动场所,联系演出资源。大家伙的心渐渐热起来,把劲儿都用在发展生产上,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提高近500元。 ”

平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守学说:“扶贫工作千头万绪,第一书记围绕‘人’这一关键因素,抓党建、育民风,‘人心’扶起来了,村干部、村民同心同向战贫困、谋发展,脱贫摘帽自然水到渠成,也提高了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

□本报记者邓静本报通讯员张娜曹伟姚向阳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