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冀鲁边 精神永流传

市民在改造提升后的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

冀鲁边精神“五进”活动赠书仪式

□本报记者胥爱珍本报通讯员郝坤陈志博

1月8日,副省长于杰到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调研,这是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历时半年多的紧张施工,改陈布展基本完成后首次开门迎客。据统计,改造提升完成1个多月以来,纪念馆已累计接待党性教育活动游客194人次,春节期间前来游览的市民达2.7万人次。数据的不断增长,是红色旅游不断升温的鲜明注脚,也是对我市冀鲁边精神弘扬传承的充分彰显。“持续深入挖掘弘扬英雄冀鲁边革命精神,在红色革命精神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市党史史志办公室主任、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宋秀利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和整合,通过搭建宣传平台,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等途径,使冀鲁边精神得到升华传承,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红色精神融入城市血脉

“70多年来,乐陵人民一直在秉持敢为人先、大爱为国、不屈不挠、团结奉献的冀鲁边精神。如今的乐陵,已建成了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党员、干部、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目的就是让冀鲁边精神走向全国,世代传承。 ”在央视《魅力中国城》乐陵与黑龙江密山竞演的现场,市长王大山的一段话,引起在座专家和观众的关注和好评,也成为冀鲁边精神走向全国的一个新起点。

宋秀利介绍说,之所以选择冀鲁边精神作为乐陵城市精神之魂登上央视舞台,还要追溯到冀鲁边精神的形成说起:冀鲁边区革命根据地,是抗战初期山东省委领导的六大战略区之一,乐陵作为冀鲁边区的核心区,在这里燃起了山东抗日的第一缕烽火。抗战期间冀鲁边区对日伪作战近千次,歼灭日伪军数万人,曾有90多名县团级干部、10多万民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数枣乡英烈前仆后继、舍生取义,树起了一座座敢为人先、大爱为国的革命丰碑;无数枣乡英模无私奉献、锲而不舍唱出了一首首不屈不挠、团结奉献的英雄赞歌。

正是为了全面展现冀鲁边精神在我市的挖掘和继承成果,李安甫、万金河、常大娘孙女常新华、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周贯五之子张隆裕等4位曾在乐陵生活、战斗过的冀鲁边英模及其子女,在“城市故事”环节隆重登场,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分享给台下的每一个人,赢得全场观众起立致敬。“铁营洼突围战”的情景还原也让现场观众掌声雷动、热泪盈眶。

倾听了英雄后代的深情讲述,观看了演员的现场表演后,央视《魅力中国城》城市导演叶倩深有感触地说:“先辈们所留下来的,都可以在我们这个时代找到投射,或者都值得被深化利用。当李安甫老人,为我们讲述他在战争的硝烟炮火中,如何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创下了一个个传奇的制敌故事时……我们不仅收获了满满的感动,还有沉甸甸的责任!这正是《魅力中国城》节目一直希望的,通过节目揭秘舞台背后、荧屏之外的感动和力量,并给观众带来深入的思考,在英雄精神中汲取克服困难的力量。 ”“经过《魅力中国城》平台的宣传,让全国人民了解了冀鲁边精神,也让更多的乐陵人以冀鲁边精神为自豪,在革命精神中汲取奋斗的力量,自觉成为冀鲁边精神的传播者。”宋秀利介绍说。事实上,拥有丰厚的红色资源,早已成为乐陵这座城市的光荣与骄傲,革命的红色基因也早已融入了城市血脉,铸就了城市之魂。

近年来,我市一直致力于大力弘扬冀鲁边革命精神,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通过讲座、报告、诗歌等方式,组织“五老”宣讲团、抗战亲历者作革命传统报告,为广大市民讲述党史党性知识、冀鲁边革命故事,同时,将《冀鲁边精神》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教育引导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通过开展冀鲁边区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好、传承好、弘扬好、实践好冀鲁边精神,不断激发正能量、创造新业绩、推动新发展。

深挖英雄事迹塑造文化品牌

不久前,我市举行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冀鲁边精神”主题座谈会。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军旅作家李存葆,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诗刊》社原常务副总编商震,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光明等知名作家汇聚一堂,围绕冀鲁边区在抗战中的贡献、现阶段冀鲁边抗战精神和文化的弘扬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冀鲁边区军民在抗战时期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革命赞歌,写就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我们每一个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都有责任有义务挖掘好、总结好、传承好这些红色经典。 ”座谈会上,李存葆的话恰是对我市挖掘红色精神工作的概括。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对冀鲁边革命事迹的深入挖掘,通过成立研究会、寻找革命后代口述历史等方式,以严肃的史实和本真的态度激励、教育后代。

2017年5月24日,来自济南、沧州、滨州、德州4市25个县市区的党史工作者、冀鲁边区历史文化研究者爱好者73人及25个团体会员,在乐陵成立了冀鲁边革命老区历史文化研究会,旨在继承、发扬“大爱为国、敢为人先、不屈不挠、团结奉献”的冀鲁边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优良传统,把冀鲁边精神打造成全国最具吸引力和最具生命力的红色文化品牌。

冀鲁边革命老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与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建立合作,创办了《冀鲁边》会刊。此外,我市在加大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普查、广泛征集展品的基础上,多次赴冀鲁边相关县市征集史料,丰富展陈内容,不断加强与革命先辈后代沟通,搜集第一手资料,2017年,邀请部分代表举办了“重走先辈路·再续枣乡情”红色论坛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冀鲁边红色文化的保护、挖掘和传承。

近日,反映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精品力作《血砺忠诚》由青岛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央军委决定出兵山东,由肖华将军率东进纵队挺进乐陵,创建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全面展示了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山东省委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是我市以文学创作传承红色精神的又一成果。

推进文学创作,提升红色文化影响,是我市挖掘冀鲁边革命老区历史文化特别是冀鲁边英雄人物事迹的重要途径之一。早期创作电影《肖华挺进冀鲁边》,是最早反映冀鲁边区革命历程的影片之一。 2014年,根据郭澄清小说《大刀记》改编,以“宁乐边界广大党员群众大刀武装抗日”为素材创作的电视剧《大刀记》,生动展示了当年冀鲁边区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抗战史实,塑造了以黄骅、马振华、常大娘等革命英烈为原型的英雄形象。此外,由冀鲁边区革命英烈后人及浙江传媒大学教授周克庸协同夫人傅争鸣编写的剧本《英雄冀鲁边》,由乐陵市委组织部、党史办、文广新局等部门联合策划创作的《红色乐陵——枣林烽火故事集》、《乐陵抗战那些年那些事》等图书和《冀鲁边抗日英雄传》微电影等文艺作品,通过对史实、实物等资料的整合挖掘,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冀鲁边革命老区的英雄精神,丰富革命教育素材,充实了红色文化内涵。

打造全国有影响的红色教育基地

日前,冀鲁边革命纪念馆改陈布展工作全部完成,重新开门迎客。宋秀利介绍说,冀鲁边革命纪念馆此次改陈布展,是我市参加“魅力中国城”竞演以后,持续深入挖掘弘扬英雄冀鲁边革命精神的举措之一。

改陈布展坚持去芜存精的原则,以冀鲁边区革命根据地形成和发展历史为主线,以忠诚为主题,把冀鲁边精神贯穿其中,表现形式上,加入实景和声光电技术,开设了宣誓厅,突出红色教育内容。

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是我市近年来持续加大红色文化和基因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通过深挖资源、加快提升、队伍建设、创作精品等,借助、整合各方力量,着力打造的区域性红色文化基地。以此为重点,我市还打造了大孙爱国主义教育展馆、挺纵司令部旧址、宋哲元家族墓、孙轶青艺术馆、薛楼红色文化展馆等红色景点,形成了以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为龙头的红色文化旅游集群,成为冀鲁边地区规模最大的红色教育基地。纪念园先后获批“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获得“山东省统战教育基地”“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等称号,被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纳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是德州地区唯一入选单位。“通过参加《魅力中国城》竞演,英雄冀鲁边精神已经走向全国,这为我们实现立足全省、面向全国,将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打造为全省乃至全国党员干部党史党性教育培训基地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宋秀利说。

据了解,目前,我省已建有沂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但鲁北及冀南地区党性教育、爱国教育基地尚属空白。正是基于这一现实,我市在对冀鲁边精神的提炼中,提出“差异性”原则,注重体现与“沂蒙山”精神的差异性,将冀鲁边区精神的教育意义定位在各级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团结一致、自强自立、敢拼敢搏、勇于担当方面。“我们这次是以游客身份前来考察的,纪念馆布展、园区打造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展陈内容突出表现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形成了有益补充,看得出是下了真功夫。 ”不久前,几位来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的沂蒙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颇有感触地说。

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的建立,初步构成了“南有沂蒙山、北有冀鲁边”的红色文化布局。随着《魅力中国城》节目的播出,让我市对冀鲁边精神的挖掘和传承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也有了新的目标。“目前我们的冀鲁边干部学院正在加快建设,还建设了民兵拓展基地。”宋秀利介绍说,全部建成投用后,基地将成为融课堂教学、食宿、会议于一体的综合性党性教育基地。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一方面将通过协调各级党校安排培训班到冀鲁边区教育基地开展教学,定期组织党政干部开展红色教育、党史教育、纪念扫墓等活动,常年免费对群众开放,力争做成全国有影响的教育基地。另一方面,将积极借鉴沂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丰富经验,采取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和党性体检等模式,综合运用现场讲解点评、生活体验、互动交流等手段,增强培训实效,让乐陵的红色文化真正走出去,让冀鲁边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发扬。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