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要慢慢读

□杜学峰

现代人做事,讲究的是速度,哪怕是读书,一般人也是一目十行,很少有人细嚼慢咽。但古人读书,那是相当慢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书中,一篇文章原来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读书先要学句读,自己去给文章加标点符号。这个任务是读者的,而不是作者的,所以古人读书,即使想快,也快不起来。
  其实,不但是我国古代人读书慢,外国人也一样。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原先也都没有标点符号。那么,古人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读者呢?原来,古书的产量是很低的,市面能找到的书的种类也很少,所以古人的博识与今天是不一样的。大家都说孔子很博学,但那时候有几本书呢?古人讲究的博学是深读,可能你一生要读的就那几本书,但就是这几本书,你要慢慢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完再读,一遍遍体会字里行间的意思。标点符号的出现,只是近几百年的事。标点符号发明后,书变得更容易读了,而且读得更快。这还不够,还要分段。
  古人的书是没有分段的,也没有章节。今天我们看《论语》,一篇与另一篇之间是没有关系的,卷只是物质上的单位,竹简不够了,再换一卷继续写。中国古代的书是这样,印度、阿拉伯、欧洲的书也是这样。印刷术出来之后,出版商才开始给书籍做段落篇幅的划分。
  那么,读书如何读得快一点?其实,读得好应该比读得快更重要。古人读书,他们不是看,是反复地读,慢慢地读,读出声音来。朗读能让人沉浸到书里面去,这样一个沉浸的状态会产生一个重要的效果。
  今天,有的人只是把读书当作一个工具,梦想通过它拿到什么东西。读书其实是一种精神操练,是一种慢功夫,这慢功夫才是真功夫,是我们已经失落的一个传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