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乃声声数帆亭(下)

张明福

数帆赏菊赛诗

数帆亭的主要功用是赏河。在此端坐,春夏秋三季可看到运河河道那泛着蓝光而潺潺流动的清澈河水,可以看到装满粮食和货物的大小船只,也可以看到弯着腰光着膀子拼命拉纤的纤夫,听到运河纤夫那深沉起伏的号歌;冬天,入眼的则是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哪是河道,哪是堤坝,只见顽皮小子们在冰上抽老牛、溜冰,远处还有成年人凿冰担水或是低头垂钓。

作为数帆亭的主人,田霡对其自然了解最深。他写白天,“北船帆饱如张弓,南船缆系尽掩篷。明日看他风角转,南船亦与北船同。”他记夜间,“小圆差可寄颓龄,夜坐优佳月满庭。便是模糊帆影散,几声欸乃亦堪听。”

田霡一生以教书为业,教授过的学生有卢见曾、颜振玉、宋来会等。他的学生个个都有所成就,其中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后成为知名全国的文化名人。

数帆亭曾是田霡学生们赛诗的地点之一。史书记载,每年重阳节前后,数帆亭里要摆上田霡自己种植的菊花,让弟子们根据某一个景色轮流作诗,有时则是要求学生按同一韵角赋诗吟咏,最后自然还要田霡逐个点评。对吟出的妙语佳句则重重嘉尚,对不太好的诗作也会象征性地惩罚作者,当然奖励的物品和处罚的方式无怪乎是大杯喝酒,或是得到心仪的正在盛开的盆菊。

泰斗亭诗流长

数帆亭虽然存世不足半个世纪,但因有文人墨客的题诗,成了德州城名垂千古的胜迹之一。田霡在世时,他在《数帆亭落成六首》的第一首中就颇为自豪地说到:“半亩之园傍宅边,一间亭子架东偏。覆茆虽自无多日,名在篇章已数年。”

过去住在运河边,犹如今日住在铁道旁,可以说是普通人的无奈选择。诗人住在运河边多年,不但没对运河熙熙攘攘的噪杂声产生烦感,反而以足够的热情拥抱运河、歌颂运河,凸显出诗人具有的宽广胸怀。

数帆亭之所以名垂天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康熙朝诗坛盟主王士禛的题诗。王士禛是田雯、田霡父亲的举人同榜,曾应田绪宗之请写过《田裕所(实栗)先生传》,田氏三兄弟一直与王士禛保持叔侄般的密切关系。尤其是田霡,学诗王士禛,是“神韵派”的骨干成员之一。王士禛进京、还乡,不管是骑马走官道还是乘船走运河,德州都是必经之地。王士禛曾多次到田霡的数帆亭做客,数帆亭给这位巨匠级的大诗人留下完美印象,因此数帆亭这一景致也几次走进王士禛的诗歌中。王士禛在《田子益数帆亭》诗中动情写道:“香茅结宇枕清泠,午梦初回见远汀。也似东南秋色好,数帆亭是落帆亭。”

田霡去世于雍正八年(1730),数帆亭随即进入衰败期。田霡死后没几年,他的爱徒卢见曾致仕后故地重游,没有看到当年熟悉不过的数帆亭,望着略微隆起的土堆旧迹无限伤感地写到:“入吟花树似通灵,尽殉诗人归大冥。渔火凄凉秋水畔,无人知是数帆亭。”

(上接1月10日11版“文史”)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