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外来人”感慨德州40年来巨变用“美篇”记录地标景点大变样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俞荣

王鲜阳今年64岁,她来到德州已有38年,亲眼目睹了德州在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在退休后,她拿起手机将这些变化一一记录下来,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美篇”,讲述新湖、董子文化街、明月湖、太阳能德州小镇……这些德州人耳熟能详的地标景点的“前世今生”。

王鲜阳出生在沈阳,曾在大庆、哈尔滨等多地生活,后来到德州生活,现居住在长乐社区。她回忆刚来到德州时情景,相比较之前生活的大城市,德州给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没有公园、没有广场、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更别说电影院、大商场了。”王鲜阳说,那时的德州人似乎没有业余文化生活,每个人的生活十分单调。

第一次感受到德州发生改观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雪后初晴,之前难走的泥泞土路不见了,宽阔纵横的大马路贯穿市区,在路上走一走,冬青苍劲、空气沁人心脾。从她住的地方转个弯还出现了小公园,再多走两条街,中心广场已经有了雏形。“印象最深的是新湖,当年人们管那片地方叫‘海子’,就是一个水溏,死水不流动,有时还会有臭味。但是经过开挖清理,这里变成了湖泊,五湖相连、水面开阔,经过街天桥与城市中心广场有机结合,交相辉映,成为德州人拍照必去的地方。”王鲜阳回忆道,那时的德州有“城市味儿”了。

而随后一系列的变化,更是超出了王鲜阳的想象范围,高21米的世纪风雕塑拔地而起、明月湖牌坊屹然耸立,禹王亭、颜子碑、苏绿王墓、神头汉墓群等历史遗迹重现人们视野,减河湿地公园成为市民假期新宠,董子文化街再添一抹人文气息,太阳能德州小镇化身一张德州新名片……“我来德州的时候,不敢想象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是唱歌、旅游、锻炼身体,可是这些改变真的切实发生在自己身边。”王鲜阳说,她已经完全融入了德州生活,德州也已经成为她的家乡。

回首这些年的变化,王鲜阳总觉得有些故事要讲给更多的人听。于是,她在退休后用手机拍摄下了德州许许多多的美景,制作成“美篇”分享给大家,希望更多的人发现生活之美,同时也提醒大家,“吃水不忘挖井人”,珍惜美好的生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