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40年变迁: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俞荣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滴水珠折射整个太阳。”桃园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教师刘爱军,作为一名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从事乡村教育几十年的老教师,用他独特的视角,讲述了这些年来他所看到的平原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变化。

32年前实施的义务教育让农村娃有了出路和机会

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意味着将免费的义务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那一年刘爱军在青陵中学上初二。这是他印象里教育体系的第一次重大改革,特别是对于农村上不起学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那时候上学条件差,青陵中学校园的墙头是用泥堆砌的,东南角的缺口就是没有校门的校门口,低洼的小操场竖立着用旧课桌改造的篮球杆,唯一的砖瓦房是学生教室,校长、老师们办公室都是土坯房。”30多年前青陵中学的模样刘爱军仍历历在目,大槐树上的铜钟敲响,老师们抱着书风风火火走进教室,水泥磨的黑板上被擦得有些发白……

尤其初三那年,课业紧张,村里的电来的晚,常常是人们睡觉后才有,所以每个学生面前都会点个煤油灯或蜡烛照明,一个晚自习下来,鼻孔里都是黑灰,深呼吸一下满满的煤烟味。

刘爱军说:“现在说起来条件确实很苦,但当时却一点不觉得,因为学习就是希望,村里娃有免费学上,就有了出路和机会。”

改进教学条件、分配师范老师,让农村教育看到未来

1996年,刘爱军已是一名老师,回到母校教书, 3岁的儿子也在他曾经学习他过的地方上课。只是,十年间的变化太多,土坯房全变成了砖房,办公室和教室宽敞明亮了许多;四周泥砌的院墙换成了砖墙,校园方方正正;朝南的校门修起来了,高大气派,门额上的校名“青陵寺学校”古朴苍劲;校园内砌起花坛,一堵花墙隔开初中和小学的教学区域;老师们上课有了录音机,还用上了投影仪。“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不仅在于硬件条件好了,还给学校分来了几位从师范、师专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增添了学校的青春和活力。”刘爱军说到此处十分激动,作为一名老师,没有什么能比让他看到“教育有未来”更令他兴奋,本土老师与分来的年轻教师相互学习、借鉴,青陵学校一度成为全乡的亮点学校,教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1999年,刘爱军从青陵学校调到寇坊中心小学任教。一别青陵寺将近二十年,但他时刻关注母校的变化,见证了青陵寺学校成为教学点,服务着周边几个村庄的孩子们上学读书。

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全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2016年,平原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青陵寺学校进行改扩建。2017年,新建成的高标准学校投入使用,教学设备更先进,教学环境更优良。远远望去,红墙蓝瓦的美丽校园成了乡村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和青陵学校一样,刘爱军身边的农村学校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近年来,平原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之以恒加大教育投入,全县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芽发而知春”,刘爱军坚信,在国家日益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今天,祖国大地上,像青陵寺这样的农村学校一定会越来越多、越办越好,农村孩子从“有学上”成为“上好学”,在美丽的校园里,享受到更先进的教育资源,在这里成人,在这里成才!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