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万象 心手畅达----我的篆刻心得


  我学习篆刻已三十多个春秋。每当独居一室,泡一杯茶,在水雾缭绕茶香四溢之时,寻找着称心可言的词句,精心设计印稿,右手抓起一把称心如意的刻刀,左手拿一块精挑细选的印石,写好印稿,操刀耕石,听着那刀与石的交响乐,与古人倾心对话, 给印石注入生命,那 份惬意是不搞篆刻的 所能想象的。刻好一 枚印章,品一口香茗, 拭去印石上的石屑, 沾好印泥,轻轻地放 在宣纸上,那份得意 与满足溢于言表。钤 印时的心理是扑朔迷 离 的,是充满神秘色 彩 的,因为谁也不知 道印石拿起后,宣纸上会呈现一个怎样的效果。成败与否,在此一钤。望着一枚枚殷红的印拓,我的心里激动不已。“方寸之间自有金戈铁马,刀笔微茫如同剑胆琴心。”这句话说的没错,在那方寸之间展现出万千气象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是对渺小和广阔的挑战,也是对艺术境界的一个挑战,而这种挑战,不仅要有决心,有勇气,更要有毅力。正如一句话说得好:“古今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我学习篆刻的经历大致分为:精临、意临、临中创作和创作四个步骤。精临就是与古人对话,以临摹秦汉印和明清流派印为主,临其神,亦临其形,做到形神兼备,达到有古无我;意临:是精临到一定水平的一个提升,临其神,做到神有,形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古中有我;第三步:临摹中加以少量创作,达到作品中我中有古;第四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境界最高的一步——创作:经过前三步的积累和积淀,形成个人风格,达到□邢会文有我无古。这四步,说起来很轻松,但做起来可不是一日之功。不过只要有信心,一定会达到有我无古的最高境界,但要达到这种大境界,前提是有信心和坚忍不拔之志。我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无论是进行临摹还是创作,良好的心态是很重要的。篆刻是一种集诗、书、画、美学、雕刻于一身的一门综合艺术,而心态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有喜有忧,有悲有欢。如果一个人内心过于激烈,那么他的作品也会与他的性格大体相同,反之,如果一个人内心过于平庸,没有嬉笑怒骂,那么他的作品也定会甚俗,一个有形而无神之人创作出来的作品亦会有形无神。境界有大小,篆刻创作也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要有庄子在《南华经》里提出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者自美,至乐无乐” 的良好心态,亦必有“宠 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 花落;去留无意,漫随 天外云卷云舒”的大境 界。
  篆刻,是 一种拥有三千多年历史 的古老的艺术;它,是 一种从秦汉一直延用至 今的权威的信物;它, 曾 一 度被人们视为雕 虫小技,而今又重新崛 起,傲然挺立于艺术之巅。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发布,把它的形象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一个人都认识了它。十三亿中华儿女认识它了,六十亿世界人民也认识它了。
  “好的书法家不一定是篆刻家,好的篆刻家一定是书法家”“篆刻艺术是书法、 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 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 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
  众所周知,印章古已有之,最早作为实用工具,被文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而被称之为篆刻。篆刻,主要用石头为载体,以刀为笔,与诗、书、画有着内在联系。如印文的内容多为诗文、警句等;绘画则体现在印稿的布局中,而书法对于篆刻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清代邓石如提出“印从书出”,更加强调书法在篆刻中的作用。我们知道,一个篆刻作品是由篆法、章法、刀法组成,就像盖房子,篆法就是地基,章法就是结构图,刀法就是施工,而篆法是基础中的基础。书法家不一定会篆刻,而一个篆刻家必定懂书法。从我近几年对于篆刻的亲身体会,印稿决定了一枚印的成败,你印稿在石头上什么样,钤盖出的印兌就是什么样。最近在网上看到了篆刻大家韩天衡的写稿过程,反复历经10多次易稿才最终定稿,大师都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呢。所以,我们尽量摆脱那些技巧,拿起毛笔,写写篆字,把书法体现在印章上,多几分气韵。
  我认为,搞篆刻还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就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四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对艺术的深入探索过程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地探索这漫长的艺术之路,从而才可以“格”篆刻而“致知”。 以上是我在学习篆刻以来的一些浅显的体会,最后借用屈子的一句话来作为我这篇文章的结束语,也是我默记于心的座右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