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三方共赢”?

德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联合南龙社区举办以“爱老助老,温暖夕阳”为主题的中老年趣味运动会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志愿者到印染小区举办了“物电学院义务维修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10月 27日,德州学院体育学院的志愿者师生来到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青龙桥社区,教授老人们打太极拳和五步拳等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刘畅
  如今,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正在大学生群体中蔚然成风,尤其是以扶老助幼为主题的社区活动,已成为各社区的独特风景,深受居民喜爱。因此,校园里的不同团体组织也自然形成了“比赶超”的氛围,但在百花齐放的同时,却也产生了活动内容趋同、供需不对等、缺乏连贯性等问题。
  因为对学生、社区双方均受益匪浅,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双方在执行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难点?如何才能使此项工作更进一步呢?学生、社区、学校均有话说。
学生
多种原因让志愿活动变“鸡肋”
  德州学院经管专业的大二学生小高,是该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一名成员。据他介绍,两年来青志联每周都会前往德城区的南龙、青龙桥等社区举办不同形式的志愿活动。其中,运行时间最久的是针对社区小学生们开办的“运河文化讲堂”。两年前刚刚开办时,因内容丰富有趣,吸引了许多孩子参与,也颇受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好评。可随着孩子们的年龄和智力逐渐增长,以及课程内容的消耗,如今孩子们的积极性明显下降,活动陷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
  同时,团队成员的服务周期普遍较短,更令活动的持续性和配合度大打折扣。小高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大一新生在刚刚加入社团时都有很高的自我要求和回报社会的美好愿望。可大一寒假一过,受自我认识变化和身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年都会出现一批较大的退社潮,且比例高达50%。在人员缩减的同时,也大大影响了其他人的积极性。“虽说是志愿活动,但很多人参与时难免带有功利目的。”小高说,根据学校的学分制度,每个学生四年中都有8个学分需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及竞赛活动获得。可每个学院的评分制度不同,比如经管学院比较看重竞赛类活动的成绩,就导致个别同学参与了一年的社区志愿活动却仅拿到一个学分,这样看不到回报的付出便使得很多人选择了退出。因此,大量的人员流失和更替,导致刚刚加入的新成员对老活动不够了解,给孩子们的帮助不大,使得志愿者们成为了家长眼中“看孩子”的人。“适合社区的活动有限,我们在内容创新上感到压力很大,很难策划出形成系统的活动内容。”物电学院的小陈说。作为物电学院青志部的部长,他表示,活动内容的创新和学生与社区时间的冲突让他最为困扰。因学院对于志愿活动的品质要求很高,每一项活动内容的策划都需要先经过团委书记的审核,所以学生们在策划活动内容时需要反复推敲,即使参考网络也不会照搬。可即便如此,因校内的社团众多,活动内容趋同的情况依然较为普遍。并且,由于学生们需以课业为重,活动时间多安排在周末,这不仅需占用社区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还可能导致在社区需要时不能及时参与。
社区
供需不对等使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效果如何,记者咨询了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南龙社区的工作人员。据她介绍,近年来由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发起的各项活动在社区中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同的社团组织,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为居民们带来了化学实验课、小家电义务维修等诸多“福利”。这些活动均是由学生们策划,工作人员再根据社区情况和时间节点自行修改。一直以来,学生们的工作广受居民认可,也为社区提供了很多有力支持。
  但因缺乏生活经验,有时学生们的愿望与居民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如2016年开展的“益心为爱,零距离”活动,为了给孤寡老人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学生们每周都前往老人们家中打扫卫生。可没想到,两个月后许多老人竟来到社区反映,自己家中其实需要打扫的并不多,孩子们来得太勤反而成了老人们的“负担”。
  此外,因学生们的服务时间有限,在活动时间的沟通上经常与社区出现分歧,也对活动效果造成一定影响。比如针对社区孩子们开设的化学科普课,2017年刚开课时孩子人数最多的时候20多人,课堂氛围也十分踊跃。而暑假期间因大学生们各自返家,课程停了两个月,重新开课后孩子们少了一半。这也是许多志愿活动缺乏连续性,无法形成系统的一大原因。
  该工作人员建议,大学生们在策划志愿活动内容时,需充分考虑社区的特点和居民的需求,制定长期规划和详细的执行计划,把志愿活动当成项目做,形成长效机制和特色,以得到更理想的效果,也使自身能力得到最大提升。
老师
学校建统筹部门有助发挥社团优势
  “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无法发挥志愿服务的价值。”一位在德州学院负责共青团工作的老师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大学生志愿服务应该以回报社会和专业应用为首要目的。如今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虽然遍地开花,但学生们仍旧缺乏自发性,很多人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参与。
  通过近20年的共青团工作实践,他意识到,想要使志愿服务品牌化,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在与社区对接时,社区很少主动联系并提出需求,这导致学生在设计活动内容的过程中存在片面性、单一性,不能真正实现预期目标。而在活动的执行过程中,社区甚至会为了迎合志愿者而配合活动,特别是当活动占用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周末休息时间时。长久以来,社区始终希望能够根据自身需要掌握活动时间,而因为大学生们的学业原因,这一点始终不能达成一致。这些问题都使志愿活动长期处于“一厢情愿”的状态中。
  该老师认为,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培养奉献精神,还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社会认可。那么,如何让大学生志愿服务不再是单纯的应付任务,而是为居民提供实在、有效的帮助,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活动的意义呢?他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比如将科普课堂从社区搬到课程设置较薄弱的小学,让活动时间更加灵活机动等。
  这位老师主张,在学校设立一个统筹部门,将各个学院串联起来,根据活动和社区的需要发挥不同团队的特长,使得社区志愿服务的形式可操作性更强,人员和时间分配上也更加机动,更有助于规避活动内容的趋同性,让学生的志愿服务实现更大的价值。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