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沙漫天 到满城秀色见证绿色发展的“德州经验”

夏津县风沙片区治理前

夏津县苏留庄镇水保林一角

村民盛向阳在打理果树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孙良玉 通讯员 丛黎明 摄影报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曾风沙肆虐、自然环境恶劣,附近群众平时不敢开窗,锅台上也总是厚厚一层土,出行更是找不到路。当地群众说“一年能吃一个土坯”、“从省道315沿途望去就是一片‘沙漠’”。而今,这里风平沙静,林丰草茂,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满城秀色、鸟语花香……

这里,就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夏津县。该县近年来紧紧围绕“治理水土流失,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保障水安全,推进水文明”这条主线,与其他同属“重点区”县域一道,多年来走出了一条治理水土流失的特色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掷地有声的论述,吹响了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也为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我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入手,不断完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持续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左右。

数据显示,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从1985年省第一次水土保持普查的869平方公里,到2017年底的420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成效明显。

“沙场添绿”换来大效益

“曾经一片白茫茫,而今长满了大白杨……”近日,记者在夏津县苏留庄镇双庙村这片曾经的“沙土岗”采访时,过路村民纷纷迎上前来,道出了他们口中的“荒漠”变“绿洲”的时代变迁。“曾经这里是一片沙土地,每天黄沙漫天飞不说,这些沙子还会‘动’哩……”村民老李介绍,这些沙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随着风不断“扩张”,不少田地也逐渐被沙土侵蚀,很多农田也没了收成。“每逢刮风天气我们都不敢开窗户,家里的灰尘也是一层又一层……后来,这里开始种植杨树,不仅没了‘沙飞扬’,一批批经济林也产生了大效益。”一旁的村民刘老汉补充说。

村民们所指的这片“沙漠”其实只是夏津县曾经623处“沙土岗”中的一处。经过多年治理,如今这样的沙土岗在全县只剩下30余处。“夏津县属黄河冲积平原,风沙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该县境内的东沙河、西沙河和小北沙河3条黄河故道,涉及风沙化土地面积20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3%。风沙化土地土质疏松,结构脆弱,严重的土地风沙化和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夏津县水务局原水保办主任徐德凯在林间抓起一把土壤感慨地说,这里就是曾经的“东沙河风沙区”,历经三十多年植树固沙,不仅土质得到了改善,再刮风也不会扬沙了。“再看这里的土质结构,依靠30多年的植树增绿,其上部土质已改良成了‘硬土’,下部的软土透气性好,更有利于植被生长。”夏津县水务局副局长张军介绍,近年来该县围绕“以水为先,以林护土”的治沙理念,不仅改变了生产条件,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跟这片经济林一样,全县风沙片区植被如今已更新了三四代。

据介绍,夏津县一直是国家、省水土保持重点县,由于治理成果明显,1992年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1997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水土保持先进县。三十多年来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186平方公里,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沙荒地成农民的“聚宝盆”

得益于多年的“治沙传统”,昔日沙尘满天、一片荒凉的黄河故道,如今已变成了水丰草美、绿树成荫、林茂粮丰的花果园。这是夏津县风沙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又一个缩影。

“以前这个季节一刮风,沙尘就吹得人睁不开眼睛。”近日,正在该县黄河故道水利风景区“香雪园”内养护果树的农民盛向阳对记者说,“现在沙尘没有了,我们搞起了生态旅游,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作为一名年轻农民,盛向阳见证了村庄通过多年的水土保持治理,由之前的脏乱差向“景区农业”发展的巨变。“谁都不敢想靠天吃饭的农民能靠果树发大财。还记得我2003年结婚的那年,由于村子周围沙土多且作物收成不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当时村民种植的水果每斤只能卖几毛钱,而且受交通条件所限还存在大量滞销。慢慢地,我们周围的村子借助景区发展起了果树产业,几年前我辞掉了外地的工作,回到家中打理这片果园,近年来也尝到了丰收的甜头。”盛向阳对记者说,当地政府及水利部门给景区创造了良好的用水条件,村民再也不用“靠天吃饭”,种植作物用水可以随取随发展葡萄种植产业用,由此农户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林果种植,她家的六亩果园收入由之前的几千元,发展到了近几年的4万余元。自2015年开始,她又承包了本村的200余亩土地,在种植作物的同时适当种树,不仅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生态效益。“近年来村民的意识逐渐提高,通过从种杨树到种果树的转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现了大提升。如今,村内沟渠甚至田间地头都有植被,刮风不脏了、百姓的腰包也鼓了。”义和庄村支部书记季振东兴奋地说。

古树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保护好、开发好古树资源,该县2012年设立了生态旅游区,以发展旅游的方式让这些古树“有了用武之地”,并相继开发了颐寿园、杏坞园、香雪园、万亩槐林自驾游基地等旅游景点,曾经的沙荒地变成了农民的“聚宝盆”。如今每逢节假日,来自济南、聊城、石家庄及京津地区的游客络绎不绝。通过水土保持治理,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通过旅游让农业拥抱二、三产业,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清淤弃土场变身风景区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市大规模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如今全市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花”,这项工作从基本的治理土壤沙化、防风固土正在向全方位治理转变。平原县依托赵王河、洪沟河、扁担沟“三河”环形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兼顾工程建设与水利风景、园林美化,走出了一条水土流失治理特色路。“现在一有时间我就会来这里转转,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68岁的刘长文是平原县前曹镇袁庄村的村民。他对记者说,这里曾经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一到夏季就蚊蝇滋生,一刮风则是沙土漫天。如今,经过水土保持治理,这里一改往日的“窘境”,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逛公园”赏美景了。

刘长文亲眼见证了这片空地变美的全过程。原来,赵王河项目区在没进行水土保持治理前,曾是河道两岸沿线的清淤弃土场,地势高低不平、杂草丛生,影响沿河景观。遇到降雨则冲刷淤积河道,春、秋风季刮大风形成风沙,使土地沙化,影响两岸农田农作物生长。“赵王河水土保持治理项目以‘民生水利、生态水利、人文水利、安全水利、数字水利’为理念,将水保工程建设与水利建筑风景、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将水土流失治理与河道水利文化挖掘相融合,按照‘治理一处水土流失建一处水利风景区,建设一项水保设施就建一处水利景观’的思路,实施赵王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打造河道绿色文化长廊。”平原县水务局水保办主任张明远介绍说,“该项目重点实施‘三点一线’治理,‘三点’中,一是对前谢和赵王河交汇处治理中心地带,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绿化工程,进行花园式治理,配套建成水车、赵王阁、亲水平台,百年古井景点,水利文化墙展示,打造水利文化景点,建成节点花园;二是开展上游娄庄闸水利水保工程,通过水源节制,对流经前谢节点公园的黄河水进行沉积净化,减少前谢公园段河道的淤积,确保长效治理效果;三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益风水韵”“百年枣林工程”,挖掘沿河文化,打造水清岸绿、文脉相传、人水和谐的绿色长廊。

据介绍,在建设过程中,邀请了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南京古建筑设计院专家到现场考察,帮助修改设计,不仅提高了设计水平,还提高了治理效果。该项目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36平方公里,修建小型水利水保节制闸6座,种植水土保持林木5000株,新修堤顶土路15公里,建过路涵管50座,维修有河道历史文化的节制闸一座;挖掘开发沿河“百年枣林”风景一处,建设前谢水利风景公园一处(面积约3.2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因此,做好我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对促进生态德州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我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入手,不断完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持续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从1985年省第一次水土保持普查的869平方公里,2000年第二次普查的694平方公里,到2010年全省遥感的595.82平方公里,再到2017年底的420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成效明显。“在国家、省水土保持区划中,我市全部属于华北黄泛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水土流失类型水蚀与风蚀并存,以风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风沙片区。”德州市水利局水土保持科科长张苏林表示,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调研工作,分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模式,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可在立足改善生态、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德州生态文明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要求,对以后治理模式提出指导性建议。

张苏林表示,经过多年综合治理,我市形成了一些治理效果好的典型经验模式:有以防沙治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防风治沙型模式;有以“三高”(高投入、高新技术、高效益)、“六化”(治理规模化、投资多元化、管理企业化、产品市场化、资料规范化、形式庄园化)的经济型治理模式;有依托河道,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生态清洁型治理模式;有把水土流失治理与观光旅游融合,发展特色旅游的观光旅游型治理模式;还有以科技为依托,注重水土保持科普宣传、示范教育目的科技示范园治理模式。

下一步,德州市水利局将根据《德州市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治理任务与目标,本着“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坚持生态优先、强化林草、注重功能的防治理念,统筹林、田、路、沟、渠、村系统治理,努力提升全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模和水平,计划到202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余平方公里,基本建成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大力推动生态德州建设。

■相关链接

德州市水土流失现状

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西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将我市列入黄泛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土壤侵蚀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兼有水力侵蚀,侵蚀强度以轻度为主,部分地区为中度、重度侵蚀,如夏津县和武城县列入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到生态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2010年全省遥感水土流失面积中,我市有水土流失面积596平方公里,经过“十二五”期间的治理,截止到2017年底,我市仍有水土流失面积42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大、治理任务比较艰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