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深耕智能化产业 推进高质量发展

智能切割机器人专家——凯斯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智能移动机器人(AMR)研发、生产领导者——山东山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60万台(套)智能健身器材项目——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潘庄、仁义生棚改项目
总投资5.3亿元的宁津县便民服务中心
高端保健食品研发、生产者——五谷食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中轴会客厅——宁津县中心公园
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宁津人才公寓
生态文明新宁津


  □李晓东孟娟
  今年以来,宁津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转作风提效能促落实”作为主基调,紧紧围绕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目标,加快构建“一核一极一圈”空间发展格局,积极落实“1335”工作部署,奋力开创“富强活力美丽幸福”宁津新篇章。
  前三季度,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0亿元,增长7%。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1.7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技改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分别增长21.2%、14.3%、19.8%。
贯彻“一条主线”,打造高质量发展“宁津气场”
  宁津县坚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条主线,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建统领发展,用发展成果检验党建成效。狠抓思想理论建设,坚决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深入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定期举办新时代宁津学习大讲堂,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组织开展各类学习研讨、宣讲实践活动3000多场次,加强了理论武装。
  他们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积极推进“青春党建”,创新了“可视化”党建平台、阳光村务报告会等载体,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增强。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促落实”活动,启动全覆盖式作风巡查,打造“20分钟廉政文化圈”,促进担当作为、创新突破,打造了干事创业的“宁津气场”。
深化“三个一”建设,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宁津县持续深化“三个一”建设,“一核一极一圈”空间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河水系景观工程、中心公园建设等73个重点城建工程积极推进,总投资75亿元;棚改工作全面提速,拆迁48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4382套;城区绿化、智慧照明、景观湿地等工程加快建设,城区“一核”不断扩容提质。东部新区整村搬迁7个村,收储土地近万亩;双创中心、人才公寓等七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顺利启动,总投资22亿元;迈宝赫智能健身器材、宝德龙健身康复设备等十大项目相继落地,总投资43亿元,开发区“一极”全面提档升级。北绕城公路、东部新区路网建设等主框架重大工程和150公里村内道路、43座危桥等村级网化工程加快推进,半小时经济交通“一圈”加快构建。
紧抓“三大重点”,撬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宁津县紧抓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改善民生三大重点,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新旧动能转换迈出新步伐。建立“1+4+3”机制(指挥部+4个产业办公室+3个驻外招商办事处)抓“双招双引”,“1+5”机制(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5个产业办公室)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今年以来,开工建设过亿元招商项目27个,到位资金42.8亿元;引进对接各类高端人才40多人;7个市级重点项目、3个省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项目、1个省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达21.1亿元。乡村振兴探索出了新实践。建立“1+10”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可争取省土地发展集团投资50亿元,积极探索全域振兴的“宁津实践”。总投资2亿元的农立方、总投资2.98亿元的汉世伟养殖等产业化项目相继落地。启动了11个乡镇驻地大社区建设,年底前40%的村可达到美丽乡村规范化建设标准。
  保障改善民生实现新高度,开工建设了总投资36.1亿元的10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工程,群众的居住、出行、文化生活和农业生产等条件积极改善。“大班额”问题有效化解,双拥创建积极推进,就业创业、卫生养老、低保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持续攀升。
守好“五条底线“,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宁津县守好生态环境、安全生产、信访维稳、防范风险、脱贫攻坚五条底线,加快补齐发展短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积极掌握工作主动权。加快探索环保倒逼转型升级新路径,投资11亿元建设了4个家具和1个五金绿动能共享园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面打响,今年以来,空气质量综合考核连续位列全市首位,生态环境加快改善。全县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全力打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深化信访积案化解,信访维稳保持平稳可控良好局面。积极开展“破圈断链”工作,不断深化“诚信宁津”建设,处置风险贷款4.1亿元,金融环境持续向好。创新实施了扶贫“1211”帮扶工程,宁莱扶贫协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战持续打响。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