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百姓心坎

    □张明昭

    日前,“中国梦·新时代”德州百姓宣讲团巡回宣讲活动圆满结束。宣讲团成员用真挚朴实的语言、感人生动的故事,讲述当前的幸福生活,畅谈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倡导文明新风尚。今年的宣讲活动除了突出百姓讲百姓故事这一特点外,还增加了相声、快板、快书、西河大鼓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百姓宣讲团29名成员全部来自基层,有农民、教师、志愿者,有基层公务员、大学生村官,也有退休干部、现役军人等。他们常年生活、工作在基层,和基层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他们来自群众、代表群众,吃百姓饭,说百姓话,和群众血肉相连、息息相关,是群众最忠实的代言人。群众见了他们最亲切,对他们的话最信任,对他们讲的道理最听得进去。百姓宣讲生动践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百姓宣讲,采用生动鲜活的群众话语体系,以感情之真和距离之近感染人、打动人,赋予理论情感的力量。宣讲成员熟练运用鲜活生动、带有泥土气息的群众语言,把大的化成小的、远的拉成近的、宏观的分解成微观的,把党和国家层面的联系引申到个人层面,把深邃的理论用浅显的语言讲清楚,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逻辑,从而使群众对理论发自内心地信服、理直气壮地敬仰、自觉自愿地实践。

    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百姓宣讲,通过真人、真事、真心话,从小故事中见大道理,从一滴水中见太阳,让百姓为时代代言,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让广大群众掌握,把高深的理论抽丝剥茧呈现给群众,让群众轻松掌握理论的“利器”,做到耳熟能详、深入人心,在联系群众、沟通感情、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诗但求“老妪能解”:写好诗后给老太太读,如果听不懂就重新写。宣传工作者也要像白居易那样,把宏大主题转化成身边事物、通俗语言,要善用百姓话、多讲平常话,让宣讲接地气;多用干部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变说教为故事,变深奥为生动,让宣讲冒热气;要善于回应干部群众的关切,将道理讲明白、说透彻,让高深的理论进得了群众的心坎里。

    百姓宣讲,用群众的“身边人”来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解答群众心中疑惑,解析政策出台前因后果,看起来可亲,听起来可信,更容易引起社会的情感共鸣。可以说,通过百姓宣讲,能够对不良社会舆论进行及时纠正,弘扬社会正能量,实现了畅达互动的效果,促进社会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理论本身是理性的、抽象的,但宣讲形式、宣讲语言、宣讲内容却可以是感性的、有温度的。我们应运用新手段新方式传递“好声音”,实现生动宣讲与实干担当同频共振,让党的创新理论走向大众,入脑入心,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