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旧鞋翻新”送敬老院 用“爱心鞋”走出公益路

将鞋子开胶的地方用胶水粘牢
检查鞋号将其分类
认真对待每一双鞋
不少村民前来挑选


  每逢毕业季,毕业的大学生们都会整理出一些旧衣服、旧鞋子等闲置旧货用品,寄回家邮费太高,丢掉又觉得可惜,曾在大学校园做门卫的赵金全由此看到了一条做公益的新途径。
  今年68岁的赵金全是平原县张华镇琉璃庙村村民,原本在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宿舍做门卫。2015年6月,毕业生们打包废旧物品时,他无意中听到学生抱怨“很多衣服鞋子都装不下了,扔了可惜,卖又没处卖”。赵金全意识到:学生们不要的这些,可以带回村里,也许能送给一些需要的人。“要不就把你们用不着的给我吧,我适当地给你们一些钱。”赵金全将学生们不用的东西全部收下来,一时间学生们将水壶、毛巾、被子、小桌、旧鞋、旧衣服等一股脑儿地全部塞给了他。“过去人们穿衣服穿鞋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这些鞋子几乎都还是七八成新,还有的鞋只穿了两三次。现在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赵金全说。为了让人们穿上干净放心的“二手鞋”,赵金全特意雇来一名村民,专门负责刷鞋、晾鞋,用洗洁精刷一次,用消毒液刷一次,再用清水洗两次,“得让人家穿着放心才行”。
  不仅如此,细心的赵金全按照鞋的种类分开,并利用公路两边的杨树做晾鞋的“鞋架”,将门前几十米的树间挂满了鞋子。自从赵金全的“二手鞋超市”开业后,一下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早晨6点半开“门,晚上10点才关门,每天有很多人来选鞋。三年收了一万多双鞋,有些鞋子也会卖掉补贴家用。”赵金全说,有贫困人家来选鞋,他从不收费,还时常将一些棉鞋送到附近的敬老院供老人们穿用。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赵金全也为自己打开了一条做公益的新思路。这位30多年党龄的老人,从未忘记使命,每年的党费都按时缴纳,村里有需要捐款的贫困户,他也总是积极带头捐款。1994年,全国进行农网升级改造,他主动为本村出资10万元修建了变压器电线杆。“党员就是时时刻刻冲在前,起模范带头作用!”这位花甲老人实现了自己老有所为的夙愿。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锦瑶 摄影 刘振兴 通讯员 李庆宝 郭书华 孙智娜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