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书记俺们服气!”

“这样的干部俺们服气!”“做梦也没想到村里能发展的这么好。”“张书记年轻有为,有这样的干部,是俺们的福气。”“这样的干部俺们喜欢,真希望能多来几个。”……

东苏庙村老百姓赞不绝口的张书记,是今年2月从山东省国资委到临邑镇东苏庙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张慎。上任后,他致力于党组织建设、美丽乡村、村集体经济增收等重点工作,半年时间,张慎干得有声有色。

“回应群众诉求,多办实事好事才能赢得群众信任”

“道路硬化了,文化墙画出来了,广场铺好了,村貌焕然一新,要是没有张书记,村里哪能有这么大的变化。”老党员徐安升说。

来东苏庙村之前,张慎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进村以后才发现,实际情况比想象中要复杂的多:村内无任何产业,是集体经济无收入,没钱办事的空壳村;闲散宅基地多,集体土地村民私占,难以利用;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集中,村里一直未能建立一个持续领导、群众信任的党支部……

更让张慎倍感压力的是,村民对他的到来并不看好,用怀疑的眼光打量他,私下里议论:“上面怎么派下来一个毛头小子,这么年轻能干成什么事?无非是下来镀镀金、作作秀。”

张慎心里明白,想要获得认可,必须让村民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为此,张慎对东苏庙村进行了深入的走访调研。在此基础上,他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协调资金为村里新建了1000平米的文化广场,购置了健身器材,满足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为村里粉刷墙面1万余平,并绘制了文化墙,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清淤沟渠3000余米,新建灌溉水井4口,让东苏庙村582亩耕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

村貌焕然一新,让人们对张慎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个年轻书记给俺们村办了这么多实事好事,这小伙子不赖。”村民们如是说。

采访中了解到,张慎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小儿子刚满两岁,但他周末很少回家,平日里,早出晚归,身影早已融入了群众中:联系县中医院为村民义诊;邀请文体局下乡义演,陪村民一块看戏;帮村民浇地、耕种、收庄稼;到村民家走访,聊天、拉家常……

“培强班子,凝聚人心才能有干事的心气”

“张书记来了以后村里大变样,现在我们每月至少开两次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发展,解难题,党员群众的信心和干劲更足了。”东苏庙村村主任徐仁亮说。

然而这在半年前几乎不敢想象。东苏庙村党组织建设偏弱,在老百姓心中缺乏凝聚力、号召力,支书更换频繁,六年换了五任,2017年换届选举村里17名党员愣是没有选出合格的当家人。张慎知道,没有一个过硬的好班子,村里就甭想发展。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把散乱的班子“拢”起来,把服务群众的能力提上去。

在党员群众推荐和培养、锻炼后备干部的基础上,张慎顺利的组建起了村“两委”班子。为提升班子凝聚力,他采取了“两步走”。

一方面是强化基层党建规章制度。规范村“两委”例会制度和学习制度,一个月至少召开两次党员和群众代表会,会上鼓励和引导党员群众就关心关注的问题大胆发言。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张慎认真记录,及时反馈,积极承诺,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走出去学。多次组织村“两委”班子和党员代表到先进村学习取经,学习党建先进村的基层党建经验和发展思路,查找短板,开拓眼界。同时为加强支部阵地建设,张慎投资近10万元对党组织办公场所进行了提档升级,并购置了空调、电脑、投影仪等硬件设备,为开展党组织活动奠定了基础。

“变化太大了。过去开会,姗姗来迟的党员现在都能提前到会了;过去叫不动的群众代表,现在都能踊跃参加;过去暮气沉沉的会场,现在讨论的热火朝天。”村妇女主任崔秀萍说。

“让群众脱贫致富,腰包鼓起来,才是扶贫的真谛”

东苏庙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村内无集体收入,无特色资源,张慎清楚要想脱贫致富还得从土地上作文章。

东苏庙街道两侧有大片的闲散宅基地,土地闲置,杂草丛生,只有少数村民自己开发出来种些陆地菜。张慎决定从发展边角经济上做文章,统一开发种植经济作物,并交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打理,这样既可以增加贫困户和集体收入,又可以美化村居环境。

说干就干。张慎召集党员和相关群众前来商议,他从集体增收和美化村居两个方面给村民细算经济账和环境账,获得了多数群众的支持,但仍有部分村民反对,这其中就有60多岁的冯维焕老人。老人平时闲不住,把家门口的闲地开发出来种上了黄瓜、豆角等陆地菜,7月份正迎来收货季节,她舍不得,成了“钉子户”。

为此,张慎决定带领村干部、党员和部分群众到几个沉睡资源开发利用先进村参观学习。一来是学习经验做法,二来是通过参观开拓眼界,换取部分持反对意见的群众支持。效果立竿见影。通过参观学习冯维焕老人主动清理了土地。阻力解除了,东苏庙村共开发利用边角地40余亩,计划种植易于管护的樱花等经济作物;回收坑塘10余亩,计划发展“旱藕+鱼”养殖区。同时,围绕产业发展,张慎积极开展产业项目论证工作,先后与9户企业进行了对接,涉及服装、电子、食品加工、种养殖等多个行业,探讨合作可能性和具体模式。下一步还计划在解决销路的前提下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壮大集体经济。

“让群众脱贫致富,腰包鼓起来,才是扶贫的真谛。未来我们将积极探索产业脱贫路径,抓好产业扶贫,努力拓宽农民增收的源泉活水。”对于两年的任职,张慎充满了干劲。(黄浩珉 闫超 刘丽莹)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