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的路


  □孟宪华
   世上的路千条万条,我走得最多的还是德州的路。无数个昨天、今天和明天,我总是重复着一条路,原谅我抵达又离开,借助有德之州,熟悉着乡愁的来处与归处。
  德州是我的第二个故乡,因为我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对于德州,我的熟悉远远胜于故乡,一口德州话更是“随身携带”,如影随形,伴我已近花甲。再回首,穿越时光的隧道,40年的光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朦胧中我看到那个扎着两条小辫的女孩,骑着带大梁的金鹿车,穿行于泥泞的街道,身边的场景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
  翻开一张张老照片,改革开放40年的沧桑巨变浮现在眼前、历历在目,迎来一波“回忆杀”。你看这间十几平方米的平房里,桌面上摆着一个喇叭的录音机,一台黑白电视正播演着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一个台式铁叶电风扇……与当下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可在那时却是很时尚的。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初识德州,到现在奔波德州与京津冀之间,亲眼目睹了低矮的破旧平房被一栋栋高楼大厦所代替,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和舒适的楼房,家用电器也都是“高科技”。还有那些休闲购物场所,富丽堂皇,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虽然德州这些年来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但我觉得变化最大的还要数德州的路。
  上世纪70年代末,德州市区也不过屈指可数的几条大路。如东风路、解放路、三八路、东方红路、湖滨路、天衢路等。那时的马路又窄又短又脏,不少巷子里的路更是坑坑洼洼,脏乱不平,一下雨就成了泥水路,走在上面提心吊胆,稍有不慎就会摔倒或者溅一身泥。记得有一年德州下了60年未遇的大雨,路上下水道排水不迭,积水过膝。我骑自行车去上班,无法行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只好扛着自行车,一路上像我这样的人还真不少,“自行车骑人”成为一景。大家彼时相视一笑,谁也不会笑话谁。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上世纪90年代末,一条条小路变成了大路,宽阔、整洁、平坦、通畅。湖滨路、柴市街等路变宽了,东方红路、三八路等变长了。一条条笔直崭新的柏油马路,漂亮又整洁,一条接一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新河路、晶华大道、广川大道、大学路、长河大道、岔河西道、岔河东道、德兴大道等延长的延长、加宽的加宽,车各行其道,不像以前那样,自行车、汽车都挤在一条道上,交通事故经常发生。如赶上雨雪天,大家出行更是小心翼翼。而现在宽敞的马路,可容下四五辆汽车同行,很多路的两旁是太阳能路灯,还栽种了花草树木,既美化了环境,又提升了城市形象。
  2000年后,德滨、德上、京沪、京福、广德等多条高速路通车。现在的德州美丽、通达、便捷、经济、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让我们受益匪浅。高铁、高速、快速路组成四通八达的多维路网,高铁可快速抵达首都北京,北到哈尔滨,南到广州、深圳等地,往来十分便利。以前的德州没有高速,也没有动车,我回一趟老家要么坐长途大巴,要么坐绿皮火车,常常要6至7个小时。而现在走高速3个小时就到了,坐高铁更快,只需1个半小时。道路的改观,交通的发达,不仅方便了个人的生活、出行,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提高了德州人的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
  路,其实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有人说:“公路环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区域开放形象,是城市面貌、发展状况、综合实力的生动体现,是城市的第一张名片。 ”是的,一个地方的道路变化,无不折射出发展的水平。如今走在德州市区的路上,感慨万千,改革开放以来,德州日新月异,发生巨变的,岂止是路?40年来,德州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德州生活的人们,衣、食、住、行、学、医、购、休、娱等,越来越便利,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