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创新风采 拓展合作空间——2018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侧记

8月3日,2018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在太阳能德州小镇隆重开幕。对外开放的德州打开大门,笑迎八方宾朋;创新发展的德州敞开胸怀,拥抱天下英才。

世界性的赛事,汇聚世界级的技术、最顶尖的人才,带来最前沿的理念,这是德州新能源产业的新起点,是德州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以竞赛为平台,“中国太阳城”面向世界,面向国际新能源产业的知名企业、专业机构、顶尖人才,展示了我们独具特色的产业基础、发展路径,彰显了德州人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信念。

对接英才的难得契机

“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竞赛是招商会,也是引才会。“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太阳能德州小镇,一起见证、体验太阳能领域创新、应用、发展的最新成果,共同书写国际合作、开放交流的崭新篇章。德州期待与天下英才共享机会、共创未来!”开幕式上,市委书记陈勇的致辞,展示了德州的开放心态和发展热情。

就在大赛开幕前不久,我市干部刚刚结束南方学习,归来后又召开全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议,大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情,正在德州大地涌动。

正在此时,太阳能利用领域的奥林匹克——第二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在德州拉开帷幕。本次竞赛共吸引清华大学、新泽西理工大学等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34所知名高校的目光,这些高校组成19支赛队同场竞技。竞赛期间,相关国家建筑节能领域专家以及上百家赞助企业参会考察,数十家国内外知名媒体跟踪报道。

以竞赛为平台,众多高端人才、技术和信息汇聚德州,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团队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化,作为东道主,我市迎来难得机遇。正如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会长胡卫平所说,承办此次国际性赛事,可以进一步提升德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推动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太阳能德州小镇将成为德州东部城区的新地标。 ”胡卫平认为,大赛除了进一步提升德州城市形象,还将聚集各方优质资源,产生巨大效益。

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

这边人才合作见到曙光,那边产业招商方兴未艾。从确定承办这次赛事起,两年来,我市围绕“绿色生活、绿色发展”主题,一直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大赛开幕前,我市已先后拜访英利能源、中建材、海尔等70余家知名企业和参赛队伍赞助商,目前已有数十家企业决定在展区布展,这是我市对接强企、深化合作的关键一步。

今天,我市的新能源产业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涵盖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装备和应用、新能源汽车、环保和节能产品等六大领域。 2017年,全市新能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4.5亿元,较上年增长20.9%。依托国际性赛事,“中国太阳城”这面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德州小镇,不仅仅是本次赛事的承载平台,这里设有太阳能竞赛区、企业展区和配套区三大功能分区。其中,规划建设的企业园区作为“科技园中园”,通过与参赛院校和企业的对接合作,全力引进新能源龙头企业和国内外科技创新机构,将打造为集产业、科技、金融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园、科技创新园和新技术推广展示园。“以赛为媒,不仅可加速新能源产业崛起,更可拉动生物质能、风电装备制造等多个新兴产业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张慧敏认为,德州作为中国太阳城,在太阳能开发和利用方面已经领先了一步。

创新发展的崭新平台

承办这次赛事,给我市的新能源产业带来了一次“放眼看世界”的好机会。漫步太阳能德州小镇核心区,19支参赛队伍展示了梦幻般的“未来阳光之家”,提供了现代和未来低碳能源住宅的样板,也为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学习交流、携手共进、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我们希望把这片赛场变成住宅公园,那边是会展组团,另一侧是占地数百亩的科技园区。未来的图纸已经设计好了,逻辑很清晰,下一步我们需要把他们一层层实现。”开幕式前,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在陪同与会嘉宾参观太阳能德州小镇时这样介绍。本次赛事,所有参赛作品均按照永久性建筑的标准设计建造,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突破。不久的将来,太阳能德州小镇将与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应用技术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共同组成东部城区创新核,形成我市科技产业新地标。

我市还计划注册成立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相关参赛高校、科研机构和各知名赞助企业参加的合作平台,通过合资合作、基金扶持、人才奖励等多种形式,有序引进大赛技术和人才,提升德州的新能源产业品牌及科技实力,不断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据介绍,未来,太阳能德州小镇将逐步转型成为承载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平台,我市计划利用5年时间,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并建成世界新能源领域科技研发中心、产权技术交易中心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本报记者王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