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话蒲扇

窗外的白杨树上,鸣蝉开始了歌唱,唱来了酷暑,也唱来了大街小巷热卖的纳凉工具——扇。

大街上,超市里,吊扇、台扇、落地扇、纸扇、竹扇,檀香扇,层出不穷,品种多样,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儿时,家家户户用的那种用蒲葵叶子做的蒲扇。据爷爷讲,一把蒲扇就是一株蒲葵的叶子。年轻的时候,他曾在南洋(江苏以南的沿海省份和海域)见过这种植物,每一株都有十几片叶子,也就是十几把蒲扇,风起叶动,清风四溢。

爷爷不仅看过蒲葵,还制作过蒲扇。蒲扇的做法也太简单了,爷爷说,首先选择柄长二十多厘米长的浅碧色的蒲葵叶,把它砍掉,太嫩的千万不要。接着,放在太阳下晒二十多天,直至颜色变得黄白。然后,把它清洗干净、用炉烘干、再压平,将叶子的边缘稍微修剪一下,让它成弧形。最后,用那种特细的篾丝顺沿包一下边就大功告成了。不过,买回来的蒲扇,为了经久耐用,人们常常用碎布条沿着细篾丝再包一次边。“一扇在手,酷暑无忧”。在没有电风扇的年代,家乡的人们几乎人人手中都执有一把蒲扇,片刻不离,偶尔坐一起纳凉闲聊,每人一把呼呼地摇着。至今我还记得流传在老家的几句关于扇子的调侃,“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说咱俩好,你热我也热”。算不上雅致,可也透着朴实的韵味。

晚饭后,村前的那棵大梧桐树下,人们约好了似的一块儿在那儿纳凉。一张张竹椅,一把把蒲扇,春种夏收,家长里短,聊个没完。小孩子们也不闲着,藏猫猫、捉萤火虫,到处疯闹。月高星稀了,小孩子们开始呵欠连天,躺在竹床上先睡着了,大人们还舍不得散场,一边聊,一边轻摇着蒲扇,为孩子们赶着夜蚊,真是“竹床蒲扇养天真”呢!后来,夜愈发深了,气温也降一些了,这才依依不舍地各自回屋。

多年后,我考上大学,远离了家乡。如今,昔日的低矮瓦房也让遍地楼房代替。电,通了千家万户,电扇、空调成了夏天纳凉的主流。蒲扇,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只有母亲,偶尔还会用那把已经变了颜色的蒲扇为煤炉生一下火。可是,不管岁月如何变迁,蒲扇所带来的那份恬淡、温馨,会一直留存在记忆里,永不褪色。

□李爱华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