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油路拉近了回家的距离

崔安军

老家住着父母,县城住着妻儿,联结老家与县城的那条九公里的路,我走了整整二十八年。这条路由泥泞铺成柏油,由羊肠修作笔直,两边杨柳婀娜,花红草绿,现在走在路上,神清气爽,感觉家原来竟是这么近。

中学毕业后我在老家务农两年多,种庄稼、出河工、进砖瓦窑厂拉砖坯,小小年纪哪里受过这等繁重体力!总想跳出农门。闲余时间就找来书报看,抱着收音机听,看完了听过了就跃跃欲试写上一篇,还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誊写清楚装入信封贴上邮票投给报社。泥牛入海多次以后,得到了省报编辑的垂青,千把字的稿子居然发表在三版头条,这个激励无异于彩票中奖,于是一发而不可收,不断地写,不断地寄,随着名字频频“现眼”,引起了镇领导的注意。镇党委宣传委员和村支书找到我,说借调我去镇报道组,我二话没说一口应允,并答应次日报到。不知老天是故意刁难我还是有意考验我,从当晚开始就淅淅沥沥旁若无人地下起了雨,到了第二天丝毫不见停的意思。通往城里的路都是黑黏土路,骑自行车根本出不了村。父母心急如焚,我也焦头烂额。拖拉机走这种泥泞路还是有优势的,它马力大,轮胎带花深,正好小伯伯家有拖拉机,就这样娘用塑料布包好我的被褥和换洗衣物,爸爸将自行车搬到拖拉机后斗上,千叮万嘱后我们开始了艰难的行程,九公里的路足足用了三个多小时。那年是一九九零年。

结婚后,妻在老家种着几亩责任田。我的身份还是借调的农民临时工,只要不下雨上下班就来回“跑堂”。一九九二年七月,女儿要出生了。七月的天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下班出门时还是烈日当头,结果走到半路就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淋成了木鸡。这时的路还是那条泥泞路,只得硬着头皮推着走。那天我穿着一双布鞋,黑黏土好像多热情似的,舍不得让你走,脚底板酸疼难忍。自行车推一圈,泥就沾满了车胎,进而塞满车子的盖瓦,只得路边找根木棍剜掉,剜掉泥巴,前推几步,又被粘满,再剜再走,如此反复,看到大片水洼,就把车子支到水里,摇动车轮洗刷一下。实在推不动了,扛起车子走一段,左肩换右肩,右肩挪左肩,后座架的一根绳子也用上了,绳子充当背带挂在脖子上,人立在车梁中,两手抓稳车架,如同轿夫,脚上的鞋子甩掉了,满身的汗水雨水和泥点子,当时如果立此存照,说不定今人看了会夸赞一番:演技太真实了。回家的路如此漫长艰难,至今回想起来,还总觉得对不起妻子女儿,关键时候未能出现在她们跟前。

一九九八年,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妻女随我来县城居住。恰好国家鼓励机关工作人员轮岗办实体,我就报了名,弃笔经商,租房开了家文印社。平时忙生计,回老家看望父母一般选择到周末。有一天,村支书给我打电话,说村里联合五李几个村要修公路,希望我们在外的老乡赞助赞助。要想富先修路嘛,我当即表示同意捐了款,名字也刻到了功德碑上。路修好了,我买了辆轻骑摩托车,回家返城驰骋在平坦的柏油路上,好不得意。2006年国家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这条公路又得到了拓宽加固,和各个村的路贯通。农村路网完善了,村子里好多家庭买了轿车。

如今,我在县城买了楼房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女儿也已结婚,小两口每人一台车,闲暇时间回老家,谁有空谁就开车送我们,有时他们忙,我就滴滴打车。那天回家,忽然听到车载电台里播放《走在回家的路上》的歌:

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春天的故乡。融融春风吹亮新天新地,绵绵春雨飘送如意吉祥。

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梦幻的故乡。袅袅炊烟绘出山水图画,朵朵彩云编织田园风光。

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心灵的故乡。声声牧歌轻唱快乐生活,张张笑脸洒满幸福阳光。

走在回家的路上,享受生命的快乐;走在回家的路上,聆听自然的歌唱。

伴着优美的歌声,不知不觉间,家已出现在眼前。柏油路拉近了回家的距离,幸福的路在脚下延伸。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