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重压之下,男子患上强迫症无法承受的“沉重呼吸声”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俞荣

本期心理咨询师简介:

张尚坤

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小学生和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咨询经验。同时不断外出学习,系统学习了沙盘疗法、精神分析、催眠、意象对话、元认知、家庭系统排列、房树人等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技术。德州晚报心理咨询团专家、德州市十佳心理咨询师、平原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平原五中心理咨询师。

擅长:家庭教育与家长培训、青少年人生规划、失眠及各种心因性的躯体疼痛、学生考试焦虑、学生厌学导致躯体症状、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等。

咨询风格:以精神分析、催眠、意象、元认知、沙盘、家排理论等多种技术相容论证施治。追求内因外因双重干预,追求最快最稳定的心理干预原则,尊重、理解、关怀求助者。

■分析

“本我”与“超我”发生冲突,“自我”陷入强迫中

案例中,求助者明明知道自己根本不用担心这种事情的发生,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念头,无法控制那种感觉。这种问题,在心理学上称为强迫症。

在人格结构(精神分析理论)中,存在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在人格结构中力量是巨大的,他追求快乐原则,也就是他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本能的我,动物性的我。超我是道德性的我,更多的是理性。自我就是现实的我,现实的我是在本我和超我的影响下的。当本我和超我和谐相处的时候,自我是舒服的,反之,自我就开始难受了。

求助者在努力拼命学习的时候,那种压抑和痛苦是存在的,本我不愿意,因为他是要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但是超我又不想逃离,他要努力学习。所以本我和超我在互相拧巴着,自我会很纠结。注意的是,本我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他只要是能逃离就行,他不管后果是怎么样的。当本我被超我压抑的难受的时候,他就会爆发,他会找一个突破口,来缓解这种压力。

所以,当有一个机会可以让他不学习的时候,他会紧紧地抓住不放。比如我的呼吸会影响别人,找一个合理化的理由,至少这样就可以不学习了,可以逃避了。但是,超我要好好学习,要遵守纪律,就形成了强迫性的症状。

■咨询过程

催眠回溯,学会放松与潜意识沟通

第一步是处理当初症状产生时的情结,通过催眠回溯到当时的时候,重新梳理当时的情绪,释放情绪。同时,通过内在小孩的成长,最后带出智慧老人去看当下的自己。

第二步是认识这些症状带给自己的正面意义,同时跟自己的潜意识去沟通,当然最好在催眠状态下,跟自己的潜意识去沟通,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讲,当时症状的出现,还是我们的无意识是在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结果,是这些症状的出现给了我们发泄压力的机会。试想,如果没有这个发泄口,是否我们会出更大的问题呢?不得而知。因此,我们要感谢症状,感谢他是来帮助我们的。这个时候是感谢症状,而不是排斥,抵抗症状。

第三步是学会放松,自我放松,同时配合潜意识沟通,多加练习,达到非常熟练就能放松下来,成为一种新的习惯。当症状出现时,就放松,跟自己的潜意识去沟通,劝说自己的潜意识。就相当于给自己重新安装了一个程序,当症状出现时,自动地转化到放松的程序上来。

这些心理训练的同时,保持正念思维。真正地去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身体,接纳这些症状,就把症状想像成一个小姑娘一样,让她安静地走开,实在不愿意走,可以让她站在你的身后,同时告诉自己,你可以安静地站在我的身后,我该干嘛干嘛。对于那些想法,不排斥,让她与你共存。

通过放松和潜意识去沟通,然后放下那个执念,去继续做你该做的事情。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决心和勇气去真正接纳。坚持训练,不要被症状的各种变形所迷惑,有时这些症状或念头会变化,要有火眼金睛,能识别出白骨精的变化。用放松和潜意识沟通来化解他们。

■案例

担心自己的呼吸声音影响其他人学习

老师,我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学生,我总觉得自己的呼吸声音很大,会影响别人。只要看书、做题的时候,这种念头跑出来,我就会刻意让自己憋气、小声呼吸,这个念头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我越不想想它,它越出来。它整天在我的脑子里,时不时地就出现,搞得我没办法看书学习。我马上要参加公务员考试了,这可怎么办呢?

这个念头第一次出现,是在我高三的时候,我每天每时每刻都要学习,我要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有一次,我的同桌可能感冒了,他的呼吸声好粗啊,我听到了,感觉很烦,总听到他的呼吸声,严重影响我学习了。后来我调位置了,一次我在背诵历史,我的后位就用手捅我一下,告诉我小点声,说我声音太大,影响他学习了。这个时候,我去看我同桌,他好像也很烦的样子,我感觉很抱歉,从那以后,我很在意,怕打扰到别人学习。

忽然有一天,一个念头出来了,我的呼吸会不会影响到我的周围的人呢?从那以后,这个念头就挥之不去了,只要我一学习,这个念头就会出来,我要担心上好长时间。我越控制,它越出现,痛苦死了。

■心理咨询师有话说

放下执念,活在当下

强迫时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顺应那种想法或行为时,我们会感到放松,但意识上认为那是多余的动作或想法,不想去做或者去想,但是不顺应时会感到焦虑。所以一直处于这种强迫和反强迫的对抗中,纠结中。有这种症状的人,大体上都有一种人格,就是做事总想做得最好,追求完美或者是谨小慎微。那怎么化解这个症状呢?

说到底,就是练习放松,跟自己潜意识去沟通,把放松当成一种新的习惯,就是生活的习惯,也就是生活的态度,时刻保持正念,做自己该做的。就像我们可以带着一些躯体的慢性疾病一样去生活,我们可以带着这种症状去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强迫症患者对这些方法表示“你理解我的痛苦吗?你知道我怎么度过的吗?”其实,让别人知道你的痛苦,并不能化解你的痛苦,与其整日痛苦,不如尝试着去做,去改变,放下执念,活在当下。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