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县举办首届李之仪诗歌节在“创新转化”中构筑文化高地


  本报讯 (刘晓明 薛密质 田梅科)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7月20日至22日,我县举办首届李之仪诗歌节。本次诗歌节以李之仪诗歌及其爱情为主题,邀请了山东德州(庆云)、四川眉山、安徽马鞍山(当涂)三地市的李之仪诗歌研究专家及国内外48名著名作家、诗人参与盛会。
  为期三天的诗歌节,内容极其丰富,除主题研讨会、散文讲座外,还组织作家、诗人出席文艺演出晚会,到老庆云文庙、泰山行宫、千年唐枣树、海岛金山寺等历史文化景点进行采风,通过他们独特的视角,诵庆云、吟庆云、赞庆云,并将所有作品结集出书。“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脉和灵魂。庆云坚持以文化灵魂塑造城市灵魂,以文化强县建设促进经济强县建设,通过弘扬优秀文化,培养了庆云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自信,努力打造文化高地。”县委书记王晓东说。此次举办首届李之仪诗歌节,就是我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高地的一个缩影。
  李之仪是我国北宋著名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据记载,李之仪是今山东省庆云县人,曾做过大文学家苏轼幕僚,与眉山结下不解之缘。后在当涂县为官数年,并于1117年卒于当涂。以李之仪为感情纽带,庆云、眉山、当涂三地市在众多文学大咖们的见证下,缔结为文学友好地市。李之仪才华横溢,一生创作颇丰,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其中,其代表作《卜算子·相思》中一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更是传唱千古。李之仪与苏轼、黄庭坚、秦观交往甚密,因受党争所累,一生为官多次被贬谪。尽管屡遭坎坷,但他的感情依然那样丰富细腻,大爱大义,至真至诚,做到了对师长敬,对朋友和,对家人爱。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通过开展文化聚力行动,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发掘利用县域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文化软实力。我县创新载体,融入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在转化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把传统文化节日、民俗生活特点与当前发展实际相结合,每月设定一个文化主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主题月”活动,勤政爱民、乡风文明、绿化家园、书香益智等12个主题活动贯穿全年,月月有文化主题、周周有文化活动。创新文艺形式,组织舞蹈专业人员创编10套传统文化舞蹈,培训村级文艺骨干400余名,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舞形式,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深挖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建立非遗影像档案、开展非遗品牌活动,发掘整理哈哈腔、东路梆子、西柳草编制作工艺等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项。同时,创新开展少儿公益经典诵读活动,成立传统文化研究会,从娃娃抓起,着力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我县还评选出441位“庆云乡贤”,在全市率先成立乡贤宣讲团,结合道德讲堂、孝德讲堂等,在全县各乡镇、村巡回宣讲,群众崇德向善的行为规范正逐步形成。
  文艺的繁荣离不开继承与创新。为提升文艺创作水平,我县通过建立文化艺术人才库,创立“庆云文艺”交流阵地,设立“祥云文艺奖”,鼓励群众立足本土文化资源、更多地创作反映本土文化的文艺作品,首届70余位文艺创作者获得“祥云文艺奖”证书,发放奖金11.5万元。近年来,庆云文化工作者在国家、省市级报纸、刊物发表反映庆云乡土人情、地理风貌、历史文化的文艺作品上千篇,散文集《碎碎念》获得了山东散文创作新锐奖荣誉;首部反映庆云抗日题材的电影《麦草》,成为展现庆云红色文化的力作;专题片《庆云唐枣树》和微电影《货郎梦》分别获得山东省和德州市第十一届对外传播奖,培养了刘玉栋、于琇荣等本土作家150余人,提升了庆云文化影响力。为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我县还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宣传月”、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庆云读书会”等系列活动,让文化的基因在广大群众的心里生根发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挖掘庆云优秀传统文化、枣文化、商贸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化繁荣培育产业、引领风尚、服务社会,为打造文化高地提供更为充足的养分。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华说。
  以文兴旅,以旅扬文,将文化因子与旅游相融相盛,是我县打造文化高地的又一创新之举。我县以文为魂,以游为形,在文化与旅游的“联姻”中深挖历史文脉,为旅游注入灵性。依托李之仪诗词文化,建起了以爱情文化为主题的北海公园,每年都在这里举办大型集体婚礼、金婚庆典等活动,吸引着周边县市的众多新婚青年、金婚老人参加,引领时代新风尚,改变了诸多陈规陋习。我县还将马颊河北岸堤顶路改名为李之仪路,进一步弘扬李之仪为代表的诗词文化,逐步形成庆云独有的文旅品牌。同时,我县串点成线,将李之仪爱情公园与海岛金山寺、庆云宫、千年唐枣树、烈士纪念馆等文化旅游景点相结合,规划打造庆云“一日游”“两日游”精品路线,构建起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